谁知道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有哪些-

1、猴首铜像

十二生肖之申猴,属国宝级文物,原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铜像之一。因八国联军入侵流落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圆明园印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40处园林风景群。一个景就是一座“圆中园”或园林建筑群。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弘历即传旨如意馆画师冷枚:按康熙朝绘制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为圆明园各“殿宇处所”起稿分景画样。其后不久又改令唐岱、沈源二人绘画。由沈源画房舍,唐岱画土山树石。后来周鲲等人也参与了这套“圆明园大册”的绘制。

4、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5、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京西五园三山时,将这四十幅画掠夺走。现藏于法国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自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以来,不仅堪称“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中华园林付之一炬,大批的珍品文物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也包括这40 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并一直不肯归还中国。

圆明园里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这都是一些历史问题,也可以说是政治问题,如果你坚持要要回来的话会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因为这些宝物很多都转手了好多次,好多人花了很多钱才买到,他们已经把他视为自己的财产,你坚持要走那是不可能的,你总不能在去他家里抢回来吧?就象鸦片战争时俄国割占我们的领土比河南省还要大的多,中国现在为什么连提都不敢提呢?总的来说还是国家实力不够强大!!!想想当年我们被小日本欺负成什么 样子!!!!TMD想起就来气,现在日本的右翼还很猖狂,根本不承认错误,教科书上把侵略中国说是改造!?他娘的,现在好多日本小孩根本不知道侵略过中国,更不要说他们在中国做的那些猪狗不如的事了。所以我现在根本不买日货,希望看到这个帖子的人也不要在买日货了

下边是我找到的资料你看下。记得给我弄成标准答案啊

2003年1月十余名中国著名文物专家齐集京城,对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等19家欧美博物馆、研究所上月9日联合发表的一项声明表示强烈谴责和抗议。在那项《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中,这些收藏了大量被劫掠来的他国、他民族文物的欧美博物馆声称,反对将艺术品、包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文物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海外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精品中国文物不下上百万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横遭侵略凌辱的近代以来被巧取豪夺走的。

欧美博物馆发声明反对归还

中国专家集会抗议驳斥

2002年12月9日,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欧美19家博物馆、研究所发表《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中虽然也表示“国际博物馆联盟确信应该坚决不鼓励文物、艺术品和少数民族作品的非法交易。”但同时却声称:“对以前获得的这些物品,应该按照不同的价值和敏感来对待,应该反映出先前的时代特点。这些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在几十年前甚至几个世纪以前就被存放于欧美的博物馆里,是在与现在不同的条件下获得的。长期以来,这些获得的物品———不管是通过购买还是礼品交换等方式,已经成为保管这些物品的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且延伸为收藏这些物品的国家的一部分。”《声明》最后说:“归还早已属于博物馆藏品的这些作品的呼声一直是这些年来博物馆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尽管需要一事一议,区别对待,但我们应该承认,博物馆不仅是为一个国家的人民服务的,而是为各国人民服务的。……限制博物馆对不同和多元作品的收藏,就是对所有参观者的不尊重。”

虽然用词委婉,但《声明》中拒绝将文物艺术品归还原属国的态度还是十分鲜明的。而且《声明》故意模糊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它们收藏的大量文物艺术品是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

今年1月21日,王世襄、李学勤、罗哲文等十余位中国著名文物专家、学者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组织下,齐聚北京保利大厦,对欧美博物馆的上述声明进行了抗议和驳斥。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表示,是谁的东西还是要还给谁。自鸦片战争以来,大量中国珍贵文物通过不正当方式流散海外,这是历史事实。如果通过这个声明,就此关闭文物回归的大门,于情于理,都很难让人接受。

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说,中国传世珍贵文物,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但决不因此而允许暗偷明抢,巧取豪夺。像云冈、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敦煌壁画、圆明园国宝等,都属于从我国掠夺走的文物,应该要求无偿归还。

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认为,大量文物流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文明古国收回文物的要求不是从现在才开始。30年以来希腊一直在要求返还文物。流失文物是老问题,第三世界国家反应尤为强烈。我们中国作为文物流失大国,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声音。一个国家势单力薄,第三世界国家可以通过民间搞联合。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巨大,情况千差万别。专家们认为,对流失文物,要区别对待。有的流失出去,是历史上赠送给人家的。但被抢掠去的文物,必须索要回来,身首异处的要完整起来。

谢辰生先生认为,文物流失分两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大量文物流失,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历史问题。另一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很多文物因盗墓、走私而流失,主要是经济问题。

谢辰生认为,在抢救的前提下,应划清合法的与非法的界限。非法流失的文物,一定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索回,如用经济手段,反而会刺激流失,好事办成坏事。

参加聚会的专家们还纷纷表示,抢救国宝、保护文物,是顺民意、得民心的义举,要有坚定的信念,一代人做不完,要世世代代做下去。这是关乎民族精神、振兴中华的长期的事业。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还专门就此发表了公开信,表示:“《声明》首次表示反对将艺术品,包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依靠掠夺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文物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相抵触,与正义公理相违背,是对曾遭受侵害国家和民族正义权利的践踏。……艺术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不反对中国的文物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只能共享,不能共有。中国有许多艺术品通过正当贸易、礼尚往来等方式流传到国外。它们摆在世界许多博物馆中供人们观赏、研究,这令中国人深感欣慰和自豪。但这与战争中通过不道德、非正义乃至非法途径而流失的文物,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博物馆展出的是靠非法掠夺而来的、甚至残缺不全的艺术品,则是艺术的不幸,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

海外中国文物知多少

中华文明历五千年经久不衰,构成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华彩乐章。以书画典籍、工艺珍品等文物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艺术财富和文化遗产。而今,它们宛若一粒粒珍珠,撒落在世界各地的各类博物馆、艺术馆以及私人收藏中。据不完全统计,仅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精品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

据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祖世龙先生介绍,中国文物大致是通过五种渠道流落海外的:

一、正常的贸易或馈赠,例如瓷器是中国古代大宗出口产品,自唐、五代开始便与丝、茶等商品一起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

二、由移居海外的华侨带出。

三、在战争中被劫掠的。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帝国主义侵略,每一次都被掠走大量文物。

四、被非法发掘、偷盗。

五、被以低价骗取。

祖世龙说,对于以上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凡在正常往来中留存国外的中国文物,当不在追究之列,而对被劫掠、偷盗、骗取之文物,应该诉诸国际法律追索讨还。同在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赵宏先生介绍说,中国国宝主要流向了英、法、俄、美、日等近代帝国主义国家。在大英博物馆,提供展出的中国文物虽然只是他们所占有中国文物总数的九牛之一毛,但已摆满整整一个大厅,敦煌壁画赫然在目。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和集美博物馆,所藏中国敦煌文物举世无匹。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一时的西夏王朝文物资料,几乎全被俄罗斯掠走。美国凭借枪炮和大笔的美元,也占有了大量中国古代精品文物,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经常将中国文物天价拍出。日本为了获取目前所知形制最大、号称“宝鼎第一”的西周重器大盂鼎,曾杀人放火、破墙毁门、掘地三尺却终未得逞。1945年抗战结束时,据中国政府粗略统计,日本抢夺的中国文物逾360万件又1870箱。

近代中国被劫掠文物为何难以归还?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与国际接轨,加入多个文物保护国际公约,并依据这些国际公约,坚持追索历史上被盗及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的严正立场,采取外交与法律手段,成功追索回多批流失文物。

然而我们也看到,目前追索回国的文物主要是近年来因非法走私而流失的。而对于战乱时期的近代中国流失的大批国宝,仍然难以依据国际公约加以追索。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祖世龙先生介绍说,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规定,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该归还,而且没有任何时间限制。这里所说的“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一是不论战争何时发生,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提出归还要求。不过,这一原则虽然得到了国际间的基本认同,但目前还没有“条文化”。虽然国际公约规定被掠夺的文物应归还原属国,但一些西方国家———同时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几个国家,至今未在这些公约上签字。实际上,公约对这些国家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另外,出于某些原因,这些国家博物馆主观上并不希望归还其收藏的中国流失文物,甚至对参观、拍照都严格限制,使得政府出面交涉异常困难。

原属国要求归还文物呼声不断高涨

事实上,文物被掠夺并不是中国一个国家遭受的厄运,自17世纪以后的殖民时期,被殖民化国家的文物几乎是无一例外地遭到掠夺。比如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由法国考古队在伊朗的苏萨发现并运走的,现存放于卢浮宫博物馆。在北非和西亚,拿破仑东征的结果使大量的埃及古物被盗往法国。1800年,英国驻土耳其公使甚至策划了把帕台农神庙和希腊神话的雕塑品运往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新兴独立国家开始意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启发自豪感,产生感召力,因此,要求“归还”或“偿还”被掠走的民族文物呼声日益高涨,一些与此有关的国际条约陆续签订。1981年,联合国曾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各国博物馆和公私收藏全部或部分地把收藏在库中的非法文物归还给原属国。由此可见,通过归还被无礼剥夺的文物来重建破损的文化遗产,已经是主要国际组织承认和接受的道义原则。

然而,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实现这一原则在现实中还有重重的困难。比如,埃尔金大理石雕塑原来置于希腊的帕台农神庙中,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艺术品。19世纪早期,英国人埃尔金通过贿赂有关官员,将其带回英国并出售给英国政府,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83年,希腊政府正式要求归还石雕,却遭到英国政府拒绝,至今未获解决。

然而,历史在前进,文明在不断进步。近30年来,也出现了许多归还原属国文物的事例。比如,1977年比利时把几千件文物归还给扎伊尔;同年荷兰把包括佛教和印度教雕像在内的大批文物归还给印尼;1997年,失窃20余年的一批迈锡尼珍贵文物被从美国运回雅典;2000年,英国将一尊距今约3000多年的埃及王后头像归还给埃及等等。

中国文物流失几次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国宝级文物惨遭明抢暗夺,长期流落异国他乡。其中几个历史事件更是中国文物流失的高峰。

圆明园罹难

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绝。圆明园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收典籍3503种,计79337卷,自此悉失;圆明园所藏商周青铜器、历代瓷器精品、古籍孤本、名人书画等等逾千逾万,无以胜计,自此悉失。法国拿破仑三世皇帝在枫丹白露宫专门建造中国文物馆,用以收藏圆明园国宝;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人摹本),还有一件乾隆年间从权臣和家抄出的长3尺、高2尺的白玉马……

八国联军入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包括《永乐大典》在内无数宫廷所藏的珍贵文物和古籍遭列强洗劫。经此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敦煌遭劫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甬道北壁后沉睡了几百年的藏经洞被莫高窟主持王道士雇来清理沙土的杨姓伙计无意中发现。消息辗转流传,最早前来掠走敦煌遗书的是俄国人奥勃鲁切夫,1905年10月,他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饵,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藏经洞珍贵写本五大包。1907年3月,英国人斯坦因来到敦煌,打着要把“圣僧玄奘”从印度带来的佛经送回原处的鬼话,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从王道士手中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更凭借其卓越的汉学知识,在敦煌翻阅了整整三个星期,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直到此时的1909年,中国学术界、清朝政府才知道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重大发现。而后直到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甲骨流失

1899年,清代金石学者王懿荣因患病从菜市口达仁堂中药铺买来龙骨,发现骨背上依稀刻有文字,古涩难辨,大惊之下,甲骨文因此发现。 殷墟甲骨为中国殷商后期的王室档案,内容几乎涉及了3000年前殷商时代的方方面面。但自出土之日起,殷墟甲骨即惨遭流失,被以各种名目搜购、席卷。目前所知殷墟甲骨约20万片,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遍及日、美、英等12个国家。

溥仪“监守自盗”

192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将六大箱共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这批文物珍品随他辗转北京、天津、长春等地,时间长达22年,途中被不时变卖。其间,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图卷》从天津流出,转手日本人,二战后为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与唐朝名家韩?的《五牛图》齐名,也自天津流出,据说现在为日本某法学教授秘藏。

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匆匆出逃,存于长春“小白楼”中的剩余文物精品又遭兵匪哄抢。这些遗散的国宝,当时被古玩界称为“东北货”,赫赫有名,有很多通过各种渠道流出中国,仅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就藏有17件。其中,北宋郭熙《树色平远图》藏美国;米芾《吴江舟中诗》藏美国;南宋江参《林峦积翠图》藏美国;北宋宋徽宗《金英秋禽图》藏英国……

孙殿英“盗墓”

1928年,军阀孙殿英率部野蛮盗掘了清东陵乾隆和慈禧陵,墓中所聚国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被孙殿英用于购买军火而散失异域他乡,损失浩大,至今无法估算。

“北京人”头骨丢失

1929年12月2日,在位于北京西南50公里处的周口店,25岁的裴文中发掘到了沉睡地下50万年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此后,又有两颗头骨出土。抗战中,1941年,存放于北京协和医院的“北京人”头骨的安全受到威胁,经交涉,决定将“北京人”头骨运往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存。12月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押送装有“北京人”头骨的箱子,准备在秦皇岛登上“哈里逊总统号”邮轮。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哈里逊总统号”在开往秦皇岛途中被日军截用,并在长江搁浅,“北京人”头骨自此下落不明,成为一个历史谜团。

一八六零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一空,并放火焚烧。圆明园内四五十处殿堂内装饰了难以计数的紫檀家具,陈设了大量的国内外珍奇宝贝,有锦缎、毡毯、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牙雕、玛瑙、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宝石、书画、钟表、历代典籍等等。圆明园遭洗劫后,大量旷世瑰宝流落海外,其中最集中的流散地就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博物馆也都藏有圆明园珍贵文物。

献给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其中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女史箴图》,系中国古代卷轴画的稀世珍品。目前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历代珍稀之品多达三万余件。收藏在英国伦敦另一座著名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巴特博物馆内的圆明园艺术作品亦为数不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玻璃画《皇帝在万寿山下接见蛮人》,画中的皇帝很可能是嘉靖皇帝。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欧也妮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

美国很多博物馆也是有圆明园文物。梁启超於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五月前往美国纽约博物馆参观,惊讶地发现这里收藏“中国宫内器物最多”。他认为其中一半是圆明园的珍品,而另一半是美国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时从北京皇宫中掠来的。这些艺术珍品中有咸丰皇帝所用的怀表,据说是俄罗斯皇室赠送的,其雕镂之精巧,殆无伦比。表大不过径寸,其外壳两裸体美人倚肩於瀑布之上,两鸟浴於瀑布之下,表机动则瀑布飞沫诚其工也。”此外还有“雕玉物品,古近瓷器几数百事,并一龛,不胜枚举。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康熙玉如意,为圆明园散失的艺术珍品之一。它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长近半米,由中透绿,被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有“御之”两个大字,下部刻铭文:“敬愿屡丰年,天下咸丰如意。臣吴敬恭进”。当年它被英法联军抢走后,又在巴黎拍卖会上被拍卖最后入藏大都会博物馆。

收入於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内的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画中的青年时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飒爽,栩栩如生。这幅画干隆一生祗看过三次,即绘制完成之时、七十岁时和他退位之际。可见乾隆对这幅画的珍视。

《永乐大典》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康熙玉如意

《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

《四库全书》

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现有3万多件。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文物3万多件

♂百步穿杨♀ | 2007-10-20

204

28

百度知道

作业帮

一点资讯

拇指医生

宝宝知道

美拍

美颜相机

百度助手

春雨医生

找对象

为您推荐

相关问题

北京"圆明园"简介_百度经验154

圆明园有什么宝贝?()140

圆明园中都有什么宝贝11

圆明园丢失的宝贝419

圆明园中有什么宝贝107

外国抢走了我们圆明园多少宝贝

圆明园有多少奇宝在海外?4

英国抢走圆明园哪些宝贝156

更多相关问题>>

用宝宝知道一键提问“圆明园的...”问题

其他回答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巴黎圣母院所有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著名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0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古代文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 ... 展开全部>

pkq_kitty | 2007-10-20

4

9

珍奇宝贝,有锦缎、毡毯、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牙雕、玛瑙、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宝石、书画、钟表、历代典籍等等

☆幽灵☆♀亡灵 | 2007-10-20

6

10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 ... 展开全部>

renjiaqian | 2007-10-31

4

6

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著名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0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古代文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计12000册。《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著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宁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 ... 展开全部>

zhangzhuoxuan | 2007-11-03

2

2

有学多古董,名画,书法.

还有漆器,玉器,陶器等艺术精品

jinfengjiao | 2007-10-20

2

3

还有3条回答,点击加载更多...

百度官方 想了解圆明园的宝贝有哪些及相关信息?

百度重磅推出母婴APP,万名儿科专家在线免费答疑,秒杀所有怀孕备孕育儿难题。更有辣妈圈等你加入!

1000万人已成功下载百度宝宝知道

关于“圆明园”的更多知识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9999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500字5877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5639

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1143

圆明园重建的理由580

向网友求助

一八六零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一空,并放火焚烧。圆明园内四五十处殿堂内装饰了难以计数的紫檀家具,陈设了大量的国内外珍奇宝贝,有锦缎、毡毯、周商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牙雕、玛瑙、水晶、琥珀、木雕玉器、宝石、书画、钟表、历代典籍等等。圆明园遭洗劫后,大量旷世瑰宝流落海外,其中最集中的流散地就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博物馆也都藏有圆明园珍贵文物。

献给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其中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女史箴图》,系中国古代卷轴画的稀世珍品。目前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历代珍稀之品多达三万余件。收藏在英国伦敦另一座著名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巴特博物馆内的圆明园艺术作品亦为数不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玻璃画《皇帝在万寿山下接见蛮人》,画中的皇帝很可能是嘉靖皇帝。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欧也妮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

美国很多博物馆也是有圆明园文物。梁启超於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五月前往美国纽约博物馆参观,惊讶地发现这里收藏“中国宫内器物最多”。他认为其中一半是圆明园的珍品,而另一半是美国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时从北京皇宫中掠来的。这些艺术珍品中有咸丰皇帝所用的怀表,据说是俄罗斯皇室赠送的,其雕镂之精巧,殆无伦比。表大不过径寸,其外壳两裸体美人倚肩於瀑布之上,两鸟浴於瀑布之下,表机动则瀑布飞沫诚其工也。”此外还有“雕玉物品,古近瓷器几数百事,并一龛,不胜枚举。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康熙玉如意,为圆明园散失的艺术珍品之一。它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长近半米,由中透绿,被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有“御之”两个大字,下部刻铭文:“敬愿屡丰年,天下咸丰如意。臣吴敬恭进”。当年它被英法联军抢走后,又在巴黎拍卖会上被拍卖最后入藏大都会博物馆。

收入於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内的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画中的青年时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飒爽,栩栩如生。这幅画干隆一生祗看过三次,即绘制完成之时、七十岁时和他退位之际。可见乾隆对这幅画的珍视。

《永乐大典》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康熙玉如意

《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

《四库全书》

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现有3万多件。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文物3万多件。

(2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枕星河的头像
    枕星河 2025年10月09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枕星河”

  • 枕星河
    枕星河 2025年10月09日

    本文概览:1、猴首铜像十二生肖之申猴,属国宝级文物,原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铜像之一。因八国联军入侵流落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

  • 枕星河
    用户100901 2025年10月09日

    文章不错《谁知道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