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迎接新生命的郑重仪式

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对整个家庭甚至是家族来说,都是可喜可贺的大事,自古以来怀孕、生子、满周岁,一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为的是希望在一连串郑重的仪式中,表达出心中的喜悦与重视。随着时代改变,虽有许多习俗被简化,不过,我们仍将带你找寻旧有的生命礼俗,希望带给下一代平安与健康的祝福。

*剪脐 (时间:出生时)

在古代,妇女生产都是由产婆负责接生,而剪脐就是生产中重要的一道手续,同时剪脐之后产婆会在伤口涂抹上麻油,以现代眼光来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也难怪民间有"生得过鸡酒香,生不过四块板"之谚语。生完之后,胎盘必须装在瓮中,再埋到土里。现在生产都是在医院,定期产检加上医疗进步,生产危机已减少许多。胎盘也都是由医院来帮忙处理,也就没有埋胎盘的习俗了。

禁忌:为了怕发生血崩,所以产房内不可放置红色以及水流类的东西,因为此两样物品使人有血崩的感觉。

*坐月子 (时间:生产后)

生产之后,婴儿与母亲就要开始进入坐月子阶段了,这整个月或四十天,产妇与孩子都不可以外出,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妈妈与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休息。

禁忌:1 以前的人认为月内房是不洁、不净的,其实,主要也是希望能减少去打扰产妇的亲友。

2 产妇在满月前是不可外出的,必须等做完月子,才能恢复以前生活。

*三朝 (时间:出生第三天)

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在习俗上称为三朝。这一天要帮宝宝洗澡,洗澡时在浴盆内放入桂花心、橘子叶、三块小石子。桂花心象征富贵;橘子叶代表甘甜以及繁荣的意思,希望以后能够子孙满堂;对石子有两种说法,一是要帮小宝宝作胆,所以要挑选大小适中的石头(胆子不能太小也不能胆大包天),而且形状要圆,个性才会柔和圆滑。第二种说法,则是希望宝宝有一个如石头般的硬头壳。

洗完澡穿上新衣后,要准备鸡酒、油饭祭拜祖先及守护神。一般祭拜时会将牲礼的鸡脚塞入鸡腹内,可是行三朝之礼时,鸡脚要放在外面,代表孩子会有一双健壮的脚,另外,俗话也说脚长有吃福,表示孩子以后有丰衣足食的福分。

准备的物品:1 桂花心、橘子叶、三块石头、浴盆。

2 鸡酒、油饭、祭拜用品。

*报酒 (时间:出生第三天)

报酒又称报喜,也是习俗三朝这天要做的。当祭祀祖先等仪式完成后,就要送鸡酒、油饭至娘家,通知娘家小外孙已经出生了,而娘家则会回以各种补品,让产妇调补身体。

同时也会送鸡酒、油饭给媒人,以感谢媒人当初做媒,分享新生的喜讯,不过,因过去重男轻女的关系,有些人只有在生男丁时,才会送鸡酒、油饭给媒人。此外,也会将鸡酒、油饭分送邻居,让大家一起增添新生命的喜悦。

准备的物品:鸡酒、油饭

*剃头 (时间:出生二十四天或满月时)

剃头仪式因各地习俗不同,有人会选在满月当天,有些则出于二十四孝的原因,希望未来孩子能孝顺,而选在出生二十四天时进行剃头的仪式。另外,再仔细些就会看看剃头当天是初几,又代表着什么意义,如初三(代表富贵)、初四(悦色)、初八(长命)……有时会刻意顺延一两天,等好曰子时才剃头。

剃头时,先请来有经验的剃头师傅,同时在浴盆里备好阴阳水(一半煮开的水 + 一半生水)放入红鸡蛋(红顶)、鸭蛋(压煞)、艾草(清净)、葱(聪明)、石头(代表作胆以及头壳坚硬),由剃头师傅为宝宝剃掉头发及眉毛后,拿起鸡蛋在宝宝脸上滚一圈,再拿鸭蛋在身上滚一圈,说著"鸡卵面、鸭卵身"等吉祥话,希望宝宝能有鸡蛋般漂亮的脸蛋,及鸭蛋般健壮的身体。

准备的物品:红鸡蛋、鸭蛋、艾草、葱、石头

* 弥月 之喜 (时间:出生满一个月)

经过了一个月(有人四十天)的"闭关"阶段,母亲与婴儿已经正式做完月子,要开始恢复过一般的生活了。为了庆祝新生命的加入,通常会在这天举行满月酒,小规模的会邀请亲友来吃鸡酒、油饭,正式一些的还会订席宴请宾客,近年来有些明星因为结婚时"来不及"通知大家,而就以孩子满月时,正式告知亲友、观众,他们不但结婚而且宝宝也出生了。这也算是随着时代转变,而出现的奇妙景象吧!

除了请客,现代人多半以 弥月蛋糕 或弥月油饭分送亲友及同事。当然收到喜讯的亲友,则礼尚往来,回以红包或是婴儿用品等作为祝贺。

这一天,外婆家也会准备送头尾,指的就是宝宝从头到脚所需的各种东西,包括衣服、帽子、鞋袜、蒙被、虾仔衫等等,还有外妈圆、红龟稞、红桃、礼烛等。通常外婆家送来的衣服背后都会绣上"卍"字,象征保平安的意义。

*喊鸱鸮 (时间:满月时)

满月时还有一项习俗"喊鸱鸮",鸱鸮指的是老鹰。找来哥哥或姐姐背着小娃娃到外头,绕行房子一周,手中还要拿着赶鸡用的杆子,边走边喊"鸱鸮飞上山,囝仔快做官;鸱鸮飞低低,囝仔快做爸;鸱鸮飞高高,囝仔上状元"(台语)。然后,背人的哥哥或姐姐,可以获得一只鸡腿。

准备的物品:赶鸡用的杆子、鸡腿。

*取姓名 (时间:出生四个月左右)

因为过去孩子夭折的可能性大,所以,以前要帮孩子取名字,大约都是四个月左右的事,通常父母会找算命师或家中辈分大的长辈来帮孩子取名字。而且,过去认为名字越随便甚至难昕,孩子会比较好养,所以罔腰、罔市、阿狗之类的名字时有所闻。

当然,现在规定孩子出生一个月内就要报户口,所以也就早早开始帮孩子取名字,加上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取名字可就成了一件大事,不但要排八字、看生肖,还要清新脱俗,响亮好昕,希望孩子能一个好名字带来一辈子好运。

*做四月日&收涎 (时间:出生满四个月)

宝宝满四个月大时,就代表跨过了新生儿时期的危险关卡,此时会为孩子做四月日。要准备牲礼、红桃、红龟等祭祀祖先神明,外婆家也会送礼给小婴儿。另外还有一个仪式就是"收涎",也就是收口水的意思,因为有的小孩子很会流口水,常常弄得胸前湿答答,因此希望透过这个仪式,可能让宝宝不再流口水,长大成人。

收涎时要准备空心的饼乾,用红丝线将饼干穿成串,挂在宝宝脖子上,然后,抱着宝宝到亲友家,请亲友来收涎。亲友会将饼干折成两半,然后拿饼干在宝宝下嘴唇划一下像擦口水的动作。然后说吉祥话:"收涎收干干,后胎生卵葩"、"收涎收离离,明年招小弟"(台语),主要是祝福下一胎能一举得男。这又是以前重男轻女的观念,至于现代有很多人反而觉得生女儿才贴心,所以吉祥话可能要修改喽!

四个月内的禁忌:

1 不可吃肉——以后会生疮2 不可淋雨——以后会哮喘3 不可夜出——会冲煞到4 不可以在孩子面前称赞他,如很乖、不爱哭——以后就失灵喽!

*孤齿 (时间:七至九个月)

俗话说七坐八爬九发牙,代表的正是一个孩子的生长发展阶段。现在孩子营养好、剌激多,成长的速度多半会超越以前,快一点的宝宝可能六七个月就会长牙了。

因为以前的人觉得只长一颗牙是不好的,所以这时就有了"吃姑米,穿姑鞋"的习俗。

要请姑姑拿来水米(泡过水的米),用来煮成稀饭让宝宝吃,还要请姑姑送一双鞋让宝宝穿,如此有吃又有穿,就能够祝福宝宝快快长牙。

准备的物品:姑姑家的水米、姑姑送的鞋

*度晬&抓周 (时间:满周岁)

度晬指的是宝宝一岁了,为了庆祝宝宝满周岁,准备牲礼及红龟祭拜祖先神明,而外婆外公也会送来头尾(从头到脚的衣饰、金饰)。也有人度晬时,准备一个包子,用包子来擦嘴,然后说"臭嘴去,香嘴来",主要是希望宝宝以后不会嘴烂,而且也有象征长大的意义。

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节目,就是宝宝的第一次性向测验——抓周。相传抓周的习俗是从南北朝就已经开始了。

由家长为孩子准备十二项能代表各行各业及未来志趣的物品,照旧俗会将这些物晶放在米筛中,再让宝宝往前爬,随他自己的喜好,抓出代表他未来发展的东西。当然,不管孩子抓出什么东西,父母总有能力为孩子加上"以后是亿万富翁、大老板、大律师"等等注解。准不准就等长大之后才知道了,不过,当下想必能为父母带来无比喜悦与期望。

<十二项抓周物品>

书:会读书,文人雅士印:有权势,做大官笔:会写字,文笔佳,可当作家、记者算盘:会计算,可当会计师、商人墨:会作画、书法,可当画家、书法家钱:赚大钱,有财富鸡腿:有吃福芹菜:勤劳、做事踏实尺:善设计、丈量,可当设计师、建筑师葱:聪明、脑筋灵活蒜:拥有算数、计算能力田土、稻禾:可从事农事

<现代常用抓周物品>

听筒:医生滑鼠:电脑工作者、程式设计刀剑、枪:军官、警察书:律师、作家麦克风:歌星金卡:拥有钱财

*周岁前禁忌*

1 不可吃鸡脚——以后会撕破书。2 不可亲睡觉中的小娃娃——小孩子会睡不好觉。3 日落后不洗澡——会犯煞。(过去没有热水器,会选天气暖和时帮宝宝洗澡)4 不可用尺打小孩一一以后会蛮皮。5 不可吃茄子——以后会蛀牙。6 不可吃鱼卵一一以后不会算数。7 不可吃鸡肠——以后会说话罗嗦。

*收惊

有些小孩胆子小,被车声、狗叫声吓到,或是没来由地哭闹不安,这时长辈会认为孩子是被吓到,而要帮孩子收惊。

一般来说,可请收惊的师公或长者出马,多半是用米、孩子的衣服等物品来收惊。也有人将小孩子衣服拿去庙里,由庙方收惊。

小迷思:新生儿会有一种“惊吓”的生理反射动作,睡觉时会突然双手对称性的向上或向外举、手指外张,这是正常的生理行为,一般在四至六个月之后消失,因此有些长辈会将婴儿双手包起来,不让手自由乱动,以免吓到。不过满月之后,最好还是要给孩子活动四肢的空间,这并不是受到惊吓,长大之后自然会消失。

*做义子

据说如果孩子爱哭闹、不好带,就要给神明做义子,多半是给关圣帝君、妈祖、观世音菩萨等神明做义子,希望神明能保佑孩子,乖巧又健康。还会将庙里求过祝福的铜钱、护身符挂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时时受到神明的庇佑。

因地域性及宗教信仰的差异,各地的习俗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异,而习俗的传递除了能记录属于我们的风俗民惰,最主要还是希望,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平平安安,有兴趣的家长,不妨抱持欣赏却不迷信的角度,来为你的宝宝祈福吧!

参考文献:1新生命救生命2弥月喜宴菜谱3中式弥月晚宴套餐

0~12个月宝宝,遵循这些生长发育规律,养育更得心应手

一般来说宝宝们在3个月左右就开始自主的尝试着翻身了,所以民间就有很多俗语,比如“三翻六坐八爬”等,意思就是发育正常的宝宝从3个月左右就开始尝试着翻身了,但是大多数宝宝都是在4个月才会翻身 的。至于抓东西这件事情,其实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有抓东西的本能了,但只有在在3、4个月才会有意识地学抓握。这些都是一般情况,当然宝宝个体不一样,发育情况也不一样,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 7个月的宝宝,不会翻身,不会伸手抓东西

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的描述,开心爸爸对于真实情况也不得而知,到底是不会翻身,还是从来都不翻身,到底是不会伸手抓东西还是不经常伸手抓东西。虽然说看上去比较相似,但是背后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宝宝翻身晚的原因:

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很多宝宝都吃的白白胖胖的,身体太重了翻身就太费力气了,宝宝自然就不想去翻身了。其次,宝宝 肌肉无力,骨骼缺钙,自然就会觉得运动困难而不愿意翻身了。另外,宝宝穿衣服穿的多了,也是影响到翻身早晚的。

宝宝不用手抓东西的应对:

其实几个月的时候宝宝不抓东西并不是多大的事,但是如果快一岁了还不能抓东西的话就得上心了。另外爸爸妈妈可以在家中多和宝宝玩一些 游戏 来帮助宝宝训练手抓东西的技能。

撕纸条,一张纸被撕开的刺啦声音对于宝宝来说很有趣,很多宝宝都很喜欢这个小 游戏 。爸爸妈妈就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废纸,让宝宝自娱自乐,还能训练自己的手抓东西技能,一举多得哦。还有一个很好的 游戏 就是抓珠珠,爸爸妈妈把几颗珠珠给宝宝玩,这种小块状的物品很适合宝宝练习抓握,玩得多了自然就会抓东西啦!

其实宝宝七个月不翻身,不用手抓东西也不算是很晚,更没必要直接怀疑宝宝的智力问题。毕竟这些动作更多的是爸爸妈妈的训练,但是如果过了1岁宝宝还不能够做这些动作的哈,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了。

七个月不会翻身,不会手抓东西,很明显的发育迟缓,建议去看医生。

一般的宝宝会在3到5个月学会独立的从仰卧到俯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身。我小宝特别胖五个月到了23斤,冬天又穿着厚厚的棉衣也在五个月学会了翻身。邻居家的儿子瘦点不到100天就自己翻来翻去了,对比一下您的宝宝七个多月还不能翻身确实是发育迟缓。

关于伸手抓东西,七个月龄的宝宝也应该掌握了这个本领。对于自己面前感兴趣的物品,宝宝会尝试去抓,并且牢牢抓住。我女儿六个多月,已经会在姐姐手里抢东西,也知道把不喜欢的玩具丢掉。所以我觉得您的宝宝抓握本领也有点落后于正常孩子。

最后希望您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查查,针对性对孩子锻炼,让宝宝追上同龄人的步伐。

您好,我是南瓜妈妈,专注科学 育儿 ,很高兴为您解答。

孩子7个月9天,不会翻身,不会伸手抓东西,智力会有问题吗?答案是很有可能!

一般来说宝宝三个月左右就会翻身,我家哥哥就是三个月会翻身,小南瓜头是五个月会翻身,孩子晚翻身几个月有可能是穿得比较多不方便翻,或者是孩子身子偏胖导致难以翻身 ,宝宝7个月不会翻身,也有可能是正常的,家长平时可以在家长多给宝宝练习翻身。

但是7个月的宝宝不会伸手抓东西,这个真的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宝宝三四个月的时候就会抓握玩具,五个月左右就会主动去抓了。

关于抓握这块儿,建议题主可以先尝试把玩具塞到宝宝的手里,先让宝宝学习被动抓握,7个月大的孩子应该教几天就会了,如果很难教会孩子的话,建议您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宝宝的智力是否有问题,需要综合多方面考量,下面我举几个例子,你可以对着看一下。

1、宝宝追视追听正常吗?

2、平时逗孩子,孩子容易逗笑吗?

3、孩子认生吗?有没有依恋妈妈?

4、孩子喜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吗?

5、扶着孩子,孩子双腿可以站直吗?

6、孩子可以扶坐吗?

以上这些,家长可以看一下,如果答案多是否定的,则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我是南瓜妈妈,专注科学 育儿 ,欢迎您关注我,获取更多 育儿 资讯。写文不易 ,感谢您的点赞,转发。

来给你举个例子安慰一下

我大女儿,直到会走路都不会爬,

三个月该翻身的时候,我用手给他翻,他都会生气的尖叫,

到了6个月该会坐的时候。才开始软趴趴的坐起来,

8个月该会爬的时候,你在身后推他,他会跟你尖叫也不爬。只会手和脚在一边乱爬啦,一点也动不了。

我甚至觉得她是不是发育迟缓或者身体哪里不正常。

直到1周岁三个月。他终于会走了,也学会了爬。。。同步的。

二女儿就更让我无语了,半岁的时候坐的挺好的,可惜直到一岁半才会走,他是10个月开始爬的。一岁三个月刚能拉着床板站一会,一度以为他很快就会走了。结果我等啊等啊,一等就到了一岁七个月。他终于走利索了,但是依然经常摔跟头。

每个孩子发育都是有他自己规律的。只要这个时候比前一段时间有进步。就没有问题。

你多逗逗他。看他反应正常不,然后问问儿科的医生,看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就好了。

目前还不好说是否是智力问题,智力发育不良的宝宝多伴有大脑损伤,头颅磁共振片有脑损伤的病变。

很多原因可导致脑损伤,比如出生后窒息、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低血糖,宫内及新生儿期感染等不良刺激,在胎儿及新生儿脑发育完成之前,损伤脑组织的发育。特别要说的是早产儿,早产儿发育不成熟,特别容易造成脑损伤。智力发育不良的患儿中有40%由早产引起,且多发生于胎龄在28-34周的早产儿。出生时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如果宝宝没有以上高危因素,那么宝宝出现智力问题的可能性极小。

一般3-4个月的宝宝开始翻身,一个月左右可以翻身自如,宝宝现在已经7个多月,不会翻身不会伸手拿东西,建议是排除下肌张力的问题。 如果肌张力也正常,那么有可能与宝宝肥胖、平时总是躺着或是抱着、家长引导的不足有关。

家长也要观察下宝宝是自己无法独翻身,抓握,还是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支翻过去?还是根本没有要翻身、抓握的欲望?排除了病理性的问题,家长在家中要正确的引导宝宝。

翻身训练

宝宝练习翻身需要注意什么

A翻身训练的时间

翻身训练最好在哺乳前或者哺乳后1小时、宝宝精神状态好的时候进行。

B让宝宝平躺

可以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或者地垫上,如果是在床上,床垫一定不要太软。

C宝宝不要穿得太多

室内温度要适宜,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多,以免限制宝宝的活动。

D准备玩具

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作为逗引工具。

翻身的练习方法

1、将宝宝置于小床单上,家长在宝宝的两头抓住小床单左右滚动宝宝,使翻身练习成为 游戏 。

2、从侧卧位到仰卧位:宝宝侧卧,面向一侧,在他头的后上方摇铃,使他慢慢滚至仰卧位,继续重复,直到他开始独立启动该动作,你也可以触他后背诱发他完成。

3、从仰卧位到侧卧位:宝宝仰卧时,轻轻拉他一侧上肢至侧卧;也可以通过给他玩具诱发,将玩具置于宝宝一侧,鼓励他翻至侧卧来抓玩具,开始可能需要你的帮助,继续做,直到他能自己启动。

4、从仰卧到俯卧:将玩具放在身体的一侧,先拉宝宝一侧下肢至另一侧下肢上面,使宝宝翻至侧卧,继续用玩具逗引,使宝宝躯干跟随下肢翻到俯卧位。

5、在床上给宝宝穿衣或洗澡后,用语言鼓励和玩具逗引使宝宝翻成俯卧位。

如何分阶段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

1 3个月

宝宝特别喜欢看自己的手,玩自己的手,吸吮自己的手,这是宝宝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所以妈妈不可以干涉,而且还应当提供条件协助宝宝玩手,比如,手上拴个红布,戴个哗啦作响的手镯等。不过要注意宝宝双手的清洁卫生。

4 8个月

4个月大时,你的宝宝可以抓起大的物品,比如积木。他还不能抓住像豌豆这样的小东西,那还需要等到他的手指发育得更灵活才能办到。宝宝在快长出第一颗牙(通常在4 12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到处抓东西往嘴里塞了。如果你的宝宝在吃辅食,虽然还不能很稳地抓住勺子,但他会努力尝试。宝宝能把东西往自己的方向划拉,还会开始把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从这时候起,你最好把贵重物品都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并且确保有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以防止宝宝误吞小物品。

9 12个月

现在,你的宝宝轻易就能把东西拣起来了。这时候,宝宝已经显现出对左手或右手的偏好,但直到两三岁时,你才能确定他是不是左撇子。宝宝还在不断完善捏取物品的动作,即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小东西捏起来。随着宝宝协调能力的提高,很快他就能相当熟练地使用勺子和其他餐具吃饭了,不过,他可能更喜欢用一只手握着勺子,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来抓东西。

我们这里俗语称:新生儿七坐八爬九拉牙,七个月还不会翻身,伸手抓东西,确实有点发育迟缓的感觉,为保险起见,还是必须趁早到医院检查一下为要,对于智力发育问题,还是请教高明医师诊断一下,方可无误。

别太担心,我女儿10个月才长牙,一直不会爬。1岁左右有次感冒老人带去医院,被医生忽悠去测了个智力,说我小孩不会玩积木,低于评论水平,我想问候这无良医生的全家,不信他但听着心里不舒服。

现在小孩6岁了,在幼儿园特乖,在家皮得不行,嘴皮子溜得很。古筝、绘画、口才……

别急,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

7个月宝宝不会翻身,不会伸手抓东西,到底是不是智力问题?那么我将这么大孩子应该具备的能力列举一下,家长可以做个对比。

大运动能力

7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坐稳,还可以练习翻滚,开始用上肢和腹部进行匍匐爬,但是上肢和下肢的配合还不协调。

精细动作

能够准确的抓住物体,并且双手可以对击玩具,会将一只手的玩具传递到另一只手里

语言

这个时候的宝宝能够懂得“不”的意思,可以理解一下简单的语言,比如可以说出“papa”的发音

认知

玩玩具的时候,如果自己手里面有东西,知道先把东西扔掉,再去拿另一个

社会 性

如果7个月的孩子还不能有如上的行为,回顾一下是不是养育过程中有什么缺憾,比如很少和孩子互动,或是将孩子的衣服穿的很多不能随意翻身或是有动作。如果有这些不良的养育方式,建议赶紧调整。但是还是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个检查,以确定到底是养育的问题还是孩子发育的问题,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我家闺女满7个月那天才会翻身,别人都是3.4个月就会翻身,在此之前我一度以为她是不是大家所说的脑瘫,为次去了两家医院给她看,儿童医院开了的常规检查,后因种种原因有些没做成,另外有找的相熟的医生看,娃有喜怒哀乐,与人有正常交流,发育有先后,只是每个宝宝脾气秉性不同,我家闺女胖,喜欢吃和睡,事实证明确实,闺女现在1岁多各方面都发育正常,性子比较皮实,好带。如果你不放心,还是找医生给看看,毕竟医生比咱有经验。如果不幸孩子是这个毛病,也别怕,早发现早介入好的机会更多。

我家二宝男宝7个月零4天!4个多月会翻身,在月子会抓抱奶瓶,现在抓各种形状玩具都可以,会独立坐,怕坐久对孩子脊柱不好,每次让他坐不超十分钟,爬不会,只会青蛙式在床上晃,两脚两胳膊完全可以撑起!目前只会着急时喊妈妈,其他还不会说,平时话也不多!就这样发育还有给他在补促进大脑发育的营养滴剂!是检查时大夫建议的!我想目前你家孩子情况必须得先检查一下,再由大夫判断怎么帮助宝宝更好适应!

芽芽出生以后,从听、抬头、翻身到说话、走路,都会比别人晚一两个月。比如小时候一直不爱说话,总是安安静静在旁边玩玩具,芽芽妈都担心他开口说话时间太晚了。没曾想,过了一两个月,芽芽秒变小话痨,直到现在,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在碎碎念。小区的很多宝宝都有这种情况:比如有的宝宝一直抗拒走路,总是爬着活动;比如有的宝宝翻身都只能习惯性翻一侧;有的宝宝坐不起来,坐两秒就倒了。

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做到自己的孩子做不到呢?这是因为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今天芽芽妈就跟大家聊聊关于一岁以内的宝宝运动发育、语言发育、牙齿发育的情况。

大运动发展规律

俗话说,“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月左右能独走”。

什么是大运动发展? 它是宝宝动作技能之一,主要指腿、胳膊、足部或者全身大肌肉群共同参与的运动, 对于0~12个月的宝宝来说, 最主要的大运动是趴、抬头、坐立、爬行、站立这五项

1月龄 :宝宝趴着的时候,会出现无意识地抬头情况。满月后,可以有意识锻炼他们的抬头动作,每次趴2分钟左右,锻炼他们的颈部、头部等肌肉部位。

2月龄 :经过前面的锻炼,宝宝可以将头抬到30~45 左右。

3月龄 :如果颈部、头部等肌肉发育较快,这些宝宝可以完成抬头动作,甚至可以在仰卧的时候,侧翻到另一边。家长们可以拿一些有颜色、有声音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帮助他们锻炼颈部、头部肌肉。

4月龄 :大部分宝宝都可以抬头,并且侧翻,如果宝宝翻不过来,妈妈们也不要着急,可以在侧身时给宝宝助力。

5月龄 :可以来回翻滚,有的还可以短时间在家长怀里小坐一会。

6月龄 :翻身动作更加熟练,不需要妈妈的辅助。开始尝试借助辅助物坐立,如果有这种情况,妈妈们可以给他们身后放靠垫、让他们练习靠坐,时间刚开始不宜过长。

7月龄 :宝宝可以短时间靠坐,并且不会左右倾斜,东倒西歪。

8个月 :随着宝宝胳膊力量的逐渐完善,开始有意识学习爬行。当宝宝有这种意识时,家长可以一只手放在宝宝的脚丫上,抵着脚丫给他们助力,另一只手轻轻托着宝宝的腹部,帮助他往前爬行。

9个月 :宝宝开始喜欢爬行,并且手脚配合更加熟练。家长可以拿着玩具来吸引他们。

10个月 :在家长的辅助下,宝宝可以逐渐站起来,甚至移动几步。

11个月 :宝宝可以扶着床、椅子、家长的手自己站起来,或者停留数秒。

12个月 :宝宝可以自己站起来,借助墙、栏杆独立行走。

精细动作发育

精细动作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指标,主要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手、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小肌肉群,来感知、控制物体的过程。主要以抓、握、抛、转、捏等动作为主。

1个月 :紧握小拳头,如果把我们的小手指放在他的掌心里,他们会很快握紧拳头,这就是抓握反射。

2个月 :有意识抓握物体,并且可以抓握一段时间。

3个月 :抓握东西的时间更长,两只小手可以握在一起。

4个月 :不仅可以握住玩具,还可以主动去摆弄玩具,如果是拨浪鼓,可以自己摇动,并且眼睛会随着转动。

5个月 :伸手抓取离自己近的玩具。

6个月 :开始撕纸、摆弄积木,可以多多培养他们这种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

7个月 :可以抓握比较小的东西、物件,比如花生仁、榛果、积木等。

8个月 :可以用三个手指将小物体、小零食拿起来,不再用整个手掌进行抓握。

9个月 :可以单手放开玩具,两只手可以互相配合取玩具。

10个月 :可以将玩具放到指定的篮子、可以准确地拿起较小的物品等;

11个月 :开始找东西,如果把宝宝的积木藏起来,他们可以打开包装纸寻找玩具;同时还会模仿大人打开、合上书本。

12个月 :可以拿笔进行涂鸦,能用食指指东西,开始玩积木。

语言发育

1~2个月 :可以发出微弱的声音,时而发出a、o等单音。

3~4个月 :可以咯咯笑,舞动小双臂,发出咿呀呀的声音。

5~6个月 :可以面对妈妈、或者玩具发出声音,并且听到声音会有反应。

7~8个月 :开始模仿家人的声音,偶尔发出mama、papa等简单的音节。

9~10个月 :开始用单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发出不同的音、单词,但是比较模糊。

11~12个月 :有意识模仿爸爸妈妈,开始发出个别简单的词汇,比如“饭”、“水”等。

牙齿发育

通常情况,宝宝从6个月开始长牙,30个月左右20颗乳牙基本长全。

第一阶段:6~8个月时,下齿槽中间长出两颗门牙;

第二阶段:8~12个月时,上齿槽中间冒出两颗门牙;

第三阶段:12~16个月时,上下齿槽长出第一乳磨牙;

第四阶段:16~20个月,上下齿槽长出犬牙;

第五阶段:20~30个月,下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长出,随即是上齿槽的两颗第二乳磨牙长出,至此,20颗乳牙基本长齐了。

参考文献

1高振敏,《1 3岁宝宝生长发育监测全书 》,广东 科技 出版社,2015

2袁贞,《宝宝生长发育与智力开发》,青岛出版社,2016

3吴光驰,《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2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埋愁谷的头像
    埋愁谷 2025年10月09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埋愁谷”

  • 埋愁谷
    埋愁谷 2025年10月09日

    本文概览: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对整个家庭甚至是家族来说,都是可喜可贺的大事,自古以来怀孕、生子、满周岁,一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为的是希望在一连串郑重的仪式中,表达出心中的喜悦与重视。...

  • 埋愁谷
    用户100904 2025年10月09日

    文章不错《分享迎接新生命的郑重仪式》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