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会学习的学习机器,需要的是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步步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被动的地位”的局面。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呢?

1.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的理论基础

1.1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兴趣,巧妙质疑,启发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我该怎样讲好这堂课”,而是“学生乐于用什么方法接受这堂课的内容”。要彻底根除“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生物教学的磁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分析、研究,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必经过程。

1.2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做实验无法但可择法甚至创法。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才能有所创新和发明,因此上好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积极进行探究性实验,不要把实验过程、结论过旱地告诉学生,而应当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促进学生创新。

1.3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只局限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做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4求异求优是创新教学的关键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提出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办法,并从“异”中求“优”。创造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新就没有创造,“新”就是“异”,“异”就是“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求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火花,鼓励学生质疑,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超常想象,使学生在障碍和迷局面前通过他们自己的创新思维去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进行求异求优的创新教学教师必须做到:①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使他们养成非刻板思考的习惯;②不断对学生进行创造想象的训练,鼓励他们幻想,鼓励他们异想天开。③不称赞“死记硬背”和缺乏新意的回答。

教师要注意引导,使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表达他们自己的独创个性,丰富自己的经验,这种教学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2.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的教学实践

例一: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首先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叶是绿色植物营养的加工厂,它帮助制造有机物和蒸腾水分,如果说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那么叶就是主要供货商。叶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能呢?促使学生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发现这与叶的结构有关。其次再提出叶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构?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叶切片的结构,在学生已具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出示叶片的挂图、模型,使学生初步了解叶的三部分结构,接着提出叶片的结构,为什么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探究、总结,最后归纳得出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是有利于透光,表皮细胞里的保卫细胞和气孔是有利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蒸发水分。叶肉细胞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特点有利于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叶脉有利于运输水分和有机物。这样安排叶的结构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二: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1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由来

首先让学生观察人类进化的,然后让学生思考人类为何会进化,讨论人类进化的过程,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外貌等方面经历的变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然后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从各种回答中让他们自己总结出答案。

例三: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1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人体内物质的传输(本文选择关于心脏部分的讲课过程以作举例)

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血液在人体内起到一个运输的作用,血液为什么能在血管和心脏组成的管道中不停地向前流动?它的动力是什么?心脏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然后请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羊心)。首先看外形,先让学生用手捏捏心壁的软硬,分辨心脏左右壁的厚薄。然后指导学生解剖心脏,观察到心室壁的厚薄与手捏的软硬联系,理解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清楚了左右心室壁厚薄不同,为理解心脏的功能奠定基础。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心脏有几个腔。再引导学生观察心房、心室之间以及心房与心房、心室与心室之间是否相通?然后再指导学生观察与心房、心室相通的血管,并注意观察房室瓣、动脉瓣的特点。并利用教学挂图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 变革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

学习方式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已成为当务之急。自主学习是自己做主、自我决定的学习,是对学习活动有计划和安排,有评价、反馈、调节、修正和控制。

总之初中学生天真、好奇、爱玩、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等特点。因此教师抓住生物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开展创新教学,能够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释放出来。

探究式生物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法的一般程序是:依据生物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景 → 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 →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发现新问题 → 解决问题……→ 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生物知识的“再发现” ,因此,探究式生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景式生物教学情景式生物教学是指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式生物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情景共鸣为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创设情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设计:一是进行功能设计,二是进行方法设计。1、功能设计功能设计就是创设情景,服务于不同的生物教学需要。(1) 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景,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生物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2) 引发情感。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3) 引发思维、创设情景。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能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方法设计方法设计就是以不同的手段来创设生物情景。(1)模型展示法。即利用生物标本、模型来创设情景。(2)画面再现法。即利用挂图、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此法的优点是能突破时空限制。(3)语言描述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生物现象、生理过程等。(4)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景。三、 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生物教学互动式生物教学就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话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多边互动,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合作的意识。在互动式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 四、 以开放题为载体,设计开放式生物教学开放式生物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而言的。它是指把生物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方法的开放化;走出教室,实现空间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开放的空间,打破了生物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五、 感想和体会1、新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是新课程的主要学习组织形式。3、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4、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增强,自主能力得到了提高,主体人格得到了完善。5、重视将知识的获取过程化,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6、强调教师是领路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亲自操作、亲自领悟、亲自获取的过程。7、运用新理念指导生物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否定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其主导作用更突出了。总之,在新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生物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生物问题情景,优化生物课堂结构。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冰阳的头像
    冰阳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冰阳”

  • 冰阳
    冰阳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会学习的学习机器,需要的是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步步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

  • 冰阳
    用户101212 2025年10月12日

    文章不错《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