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的奥秘
提到甜,人们自然会想到糖,如葡萄糖、水果糖、白糖、红糖等,这些是甜味物质,人称“糖类化合物”,它属于碳水化合物。
其实,糖类化合物并非都有甜味。淀粉,是糖类化合物,它就没有甜味,而糖精是化学产品却很甜。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具有甜味的物质已有1600多种,人们把它分成50多个类型。糖类化合物只是其中一个类型。
物质甜味的程度叫“甜度”。科学家规定蔗糖甜度为100,在同一浓度下比蔗糖甜5倍的甜度定为500,比蔗糖甜10倍的定为1000,以此类推。经化学家测定,果糖甜度为173,比蔗糖甜;葡萄糖甜度为64,比蔗糖淡一些。糖精比蔗糖甜几百倍,但它并非是最甜的物质。生物学家在非洲丛林中发现的一种葛金科植物,它的果实中含有索马丁,索马丁比蔗糖甜3000倍。然而,强中还有强中手,一种叫“二肽一2门冬酰脲丙二酸甲葑酯”的物质,它比蔗糖甜3万倍,可称做“甜王”了,不过,它不是糖类化合物,而是蛋白质。
那么,甜味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般认为产生甜味必须具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甜味物质的化学结构。例如对单糖来说,甜味来源于单糖结构中羟基的数目。只有1个羟基是不甜的,3个以上就略有甜味,羟基愈多则愈甜。葡萄糖、果糖都有5个以上的羟基。另一个因素是人和动物舌头上的甜味接受器官。人的舌头上密密麻麻地布满50万个味觉细胞,分布在约2平方厘米的舌头上,每10—50个味觉细胞义组成花蕊状的味蕾,味觉感受器就长在味蕾的尖端小孔内。当甜味物质溶在唾液中接触味蕾的感受器时就产生脉冲,由神经传导到大脑,这个过程在1.4毫秒内完成,比视觉还快10倍。大脑得到甜味信号人才能产生甜味的感觉。人和猩猩、猴子、老鼠等动物舌头上有甜味接受器,所以有甜味感觉。而像鲸鱼、鸡、猪等动物的舌尖,没有甜味接受器,所以,即使给它们喂最甜的食物,它们也感觉不到甜味。
甜味产生的更深一层原理,人类目前还在探索之中。
果糖和蔗糖通常没有区别。果糖是蔗糖的一部分,蔗糖是一种双分子糖,存在于甜水果中,可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蔗糖是一种多糖,可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吃含有果糖而不是蔗糖的食物,因为果糖味道比蔗糖甜,而且蔗糖含糖量比果糖高。果糖是一种单糖,含有6个碳原子,以游离状态存在于大量果汁和蜂蜜中,也可以与葡萄糖结合形成蔗糖。蔗糖易被酸水解,不能还原,果糖不参与血糖过程,因此血糖水平与果糖无关,可以用于肝脏,也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因此,如果患者吃太多水果或喝太多含糖饮料,也会增加果糖摄入并导致肥胖。建议注意饮食,避免过多糖分摄入引发糖尿病等疾病,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以旋”
本文概览:甜味的奥秘 提到甜,人们自然会想到糖,如葡萄糖、水果糖、白糖、红糖等,这些是甜味物质,人称“糖类化合物”,它属于碳水化合物。 其实,糖类化合物并非都有甜味。淀粉,是糖类化合物,...
文章不错《果糖为什么比蔗糖甜》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