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救小常识(1、···2、···3、···五条以上)

有关地震知识及预防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 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 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 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 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 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 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 ,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 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 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 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 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 !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 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 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 ”,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 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 、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 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 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 倒塌的危险,不要*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 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 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 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 有扶*、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 多会成为扶*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 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 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 务必不要*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 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 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 安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 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 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 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 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 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 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 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 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 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 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 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汽车*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 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 开十字路口将车子*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 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 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 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 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 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 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 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 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 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 、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 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 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 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 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 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 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 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 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 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 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 妄动。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 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 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 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 ,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 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 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 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 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 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 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 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 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 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 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 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 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 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 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 深度为12公里。

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 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 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 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 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 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 ,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 生地震约500万次。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 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 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 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 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 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 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 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 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 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 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 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 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 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 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 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 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 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 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 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 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 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 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 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 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 ,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 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 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 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 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 ,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 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 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 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 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 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 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 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 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 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划分烈度有 定性和定量标准。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见下 表),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 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 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 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 ,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 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 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 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 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 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 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 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 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 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 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 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 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 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 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 ,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 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 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 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 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 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 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 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 ,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 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 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 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 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 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 ,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 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 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 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 ,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 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 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 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 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 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 员

在地震时的应急防震工作 室内应急防震行动

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 砸伤。如果有临震预报,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动 ,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是突然 发生的。在12秒钟之内通过自己的应急行动, 要得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 地震,如在家里, 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 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 近,则应冲 出门外。如住在楼房,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 下,或 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 ,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 (可参考第三课中的室 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 砸 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 意千万不要跳 楼、跳宙,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 伤;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 梯,不要下楼梯 ,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 易 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 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指挥,否则 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图13。2)。所有室内人员在 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 ,以避余震。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 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应避开人 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 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 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 ,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 架物中, 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若在**院、体育馆 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 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3注意避开吊 灯、电 扇等悬挂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极好,已 为唐山、包 头地震实践所证明。所以只要来得 及,就可以进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为地震 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核爆炸冲击作用有许多 相 同之处,防护原理和防护方法也很相似。在 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 ,以免摔倒 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 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 车停稳、地震过 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 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

如果人员被埋在废墟里,则要设法移动身边可 动之物,扩大 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震。这 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 爆炸。要捂住 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机会呼救 ,等 待救援。

室外人员的应急防震行动

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 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 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 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 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 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还要注意 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 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 地震时 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 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骑 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 关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 当政府有短期预报或 临震预报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应急防 震准备。主要工作有:

①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 如加固立柜防止倾倒,固定柜门,防止物品掉 下伤人,用透明膜或胶带贴玻璃,防止碎片伤 人,将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梁柱、屋顶和水泥 板墙。保管好危险物品。准备消防灭火器具。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内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 帐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 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应急躲藏、避难。

④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 员 的技能相知识。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 的位置、制定应 急抢救的计划。

⑤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 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 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 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绝 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 言。

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你了解吗?以下就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你喜欢。

 :怎样在地震中求生

 1多人埋压,施救有序。首先应该首先解除每个人生命的威胁,即先救命后救人。想好后他先将压在二儿子脖子上的檀搬开,使他呼吸畅通,不致于憋死;再去解决第二个人的呼吸问题。依次将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及老伴从险境中解脱出来后,再回过头去逐个救出。救出一个,便增加一份救援力量,扒救速度越来越快,终于使他们都得以幸存。否则,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在无工具的情况下,如不分轻重缓急,会拖延很长时间,另外几个人的性命也难保住。

 2暴露头部,便于呼吸。地震时床和炕沿下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埋压后应酌情而定,不要乱挣扎,首先应设法解决呼吸问题,这是自救的首要一步,否则即使没砸伤,也容易因窒息而死亡。

 3储存体力,击石传声。埋压较深的人,呼喊不起作用,用敲击的方法,声音可以传到外面,这也是压埋人员示意位置的一种方法。

4积极自救,扩大空间。首先要积极自救,并协助扒救人员共同努力,这样不但可以延长生命,缩短扒救时间,还可多救其他埋压人员。

 5三角空间,求生有望。寻找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但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一旦钻进去后,肯定会丧失主动性,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6伺机而避,沉着处置。有时候地震刚开始只是小震,因为房子结构好,倒的速度比较慢,有时间选择合适避震地点,此时应第一时间躲到最合适的位置上,最好是能跑到空旷的广场或平地上。

 :震后自救

 1、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要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

 2、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3、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溼衣服等物捂住口、鼻但粉尘污染的防护需干燥的织物来捂住口鼻。

 4、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储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讯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5、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讯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可用不透水的东西接水以备所需,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自救方法

 1、如果你地震时你在楼房中,应该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 楼,也不能使用电梯。尽量不要躲在木质桌子底下,或者床底下,而应该躲在坚固家俱的旁边,衣柜墙角边是比较安全的。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俱上的屋顶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称作的"生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照此方法做建筑物内的伤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为百分之二。以往地震中是简单地"蹲下和掩护"的人都被压死了,而那些躲逃到物体,如桌子,或汽车下躲避的人也总是受到了些伤害。最好将门开启,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开启,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如果是在晚上生发了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在床的周围会形成一个安全的空间。如果要做的更好一点,可以顺手拿起枕头来保护头部。

 平房和楼房相比地震时安全系数比较高,所以当在平房中遭遇地震时,如果来不及跑出户外时,可迅速躲在桌下、床下和坚固家俱旁或紧挨墙根,注意保护要害部位。用衣物捂住口鼻,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然后迅速躲避。

 2、如果地震时你正在户外,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物件。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筑物。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

 3、要离开车辆

 发生大地震时,难以大地的晃动,会致使人无法把握方向盘。此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躲在在车内避难的人会因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3 英尺高的空间,所以在地震时要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车边,不要钻到车底下,垂直落下的巨大物体会压扁车体导致丧生;如果你正在公交车上,车体可能会有晃动,千万不要惊慌,等司机挺稳车后大家再各自逃生。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4、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躲藏

 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躲藏,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切忌乱逃生。选择小开间、坚固家俱旁就地躲藏;教室里正上课的学生,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教学楼及附近高大建筑物;切忌不要马上回到教室去。

 5、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执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络、求助。

 6、不要惊慌失措的往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当大楼倒塌时,很多人在门口死亡了。怎么回事?如果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砸伤。如果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么样,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7、千万不要走楼梯

 楼梯与建筑物摇晃的频率不同他们和建筑物的主体部份分别晃动。楼梯和大楼的结构物发生不断地碰撞,直到楼梯发生构造问题。人在楼梯上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这是很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要远离楼梯。楼梯就像大楼的一样会被损坏。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倒,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所以,我们应该始终首先检查楼梯的安全,甚至建筑物的其他部份并没有被损坏。

 8、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资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资讯。相信从 *** 、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资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十几秒种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在 瞬间冷静地作出避险的抉择。

(7)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瀚禹的头像
    瀚禹 2025年10月14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瀚禹”

  • 瀚禹
    瀚禹 2025年10月14日

    本文概览:有关地震知识及预防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 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 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 心较低、且结实牢...

  • 瀚禹
    用户101409 2025年10月14日

    文章不错《地震自救小常识(1、···2、···3、···五条以上)》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