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高大上的知识迁移到底是啥意思?

王振华

很多讲学习方法的书籍、文章中都提到了一个概念—— 知识迁移 。那到底什么是知识迁移呢?其实就是汉语中的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也就是把一个概念、理论、方法套在其他领域、事情上,看适用与否。

在我看来,要想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两步:

一、总结、归纳、抽象的能力

当你想方设法、绞尽脑汁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之后,就要进行总结归纳,将你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抽象成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去掉那些无关大局的细节,只保留核心本质。只有这样,形成的方法论才能更加通用、普世,才能用在更多地方。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读书等方式直接学习到他人的概念、理论、方法论,这些都是经过了抽象的,所以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二、类比、发散思维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第3章 管理 第5节 并行串行 中对举一反三有以下论述:

以我自己为例,我反复阅读《把时间当做朋友》之后,这个概念、心态、思考方式深深刻进了我的大脑中,于是我写了《 把问题当做朋友 》这篇文章,以后还计划写《把自卑当做朋友》,?。

我为什么会产生写这两篇文章的想法?因为我认为:李笑来老师之所以“把时间当做朋友",因为他发现“时间不可管理,它只会自顾自地流逝,没人能挡住它的脚步。只能与它相伴,与它共同成长”,就和朋友一样。试图“管理”朋友,只会失去朋友。

而问题、自卑也是一样,你的生命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产生自卑情绪,无法完全避免,只能面对现实,转换心态,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

比如“教是最好的学”,这已经是个道理了,已经经过一定的抽象了。但你还是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抽象: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你把自己学会的知识讲解、教授给别人,反而能促进你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那你就可以想想那些同样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活动,看这个理论能不能用得上。比如写作,输出其实最利于改善输入,因为你要想有高质量的输出,就必须逼迫自己进行高质量的输入。比如知行合一,行动能有效促进认知的升级。

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鄙视死记硬背,都认为只有理解了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想探讨的是: 到底怎样才能算是理解了? 有什么判断的标准吗?读书读到所谓的“理解了”的程度就够了吗?

其实,大部分人所谓的“理解了”,只是理解了字面意思而已。或者说,只是理解了一段话所描述的事情本身的逻辑而已——这只能用于应付考试,对实践却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

有人可能会说了,难道理解了这件事本身的逻辑还不够吗?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是无数的,如果你只是学会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怎么解决,那面对知识的汪洋大海你只能望洋兴叹。真正有用的是要做到会运用你学到的理论,并且能举一反三。这就需要学会作者的思考方法,要能抽象总结出一般规律,这才是真正完成了学习。

成甲老师在《 认为除了买菜,数学在生活中没用的人,都吃了大亏 》这篇文章中写到:

其实:

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 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要促进迁移的产生,首先要有教师的指导。其次要掌握学习材料的特性。三是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它们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四要选择好适合的媒体。还有就是有较多相似的知识更容易产生迁移。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也很重要。

扩展资料:

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创设迁移情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学生的心理积极作用于环境,其认知发展才能顺利进行。

只有当学生对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知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创设良好的积极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集中注意力,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百度百科-知识迁移

(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隽娇娇的头像
    隽娇娇 2025年10月14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隽娇娇”

  • 隽娇娇
    隽娇娇 2025年10月14日

    本文概览:王振华 很多讲学习方法的书籍、文章中都提到了一个概念—— 知识迁移 。那到底什么是知识迁移呢?其实就是汉语中的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也就是把一个概念、理论、方法套在其他...

  • 隽娇娇
    用户101402 2025年10月14日

    文章不错《听起来高大上的知识迁移到底是啥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