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纲要》中对“科学”教育提出了以下目标:

1. 幼儿应做到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一般都有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做的是合理引导幼儿;

2.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但是与此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领域的目标是什么

科学教育不是简单的科学+教育,也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不是一门简单的综合性课程。科学教育本身是一种养成性教育。例如我们让学生学数学,并不是一定让他将来成为数学家,我们让学生学语文并不一定是培养这个学生未来去当作家。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和领会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同理,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像科学家一样去思维,掌握科学的方式和方法,以便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成长为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总目标是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总方向,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活动的“引航灯”。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科学”、“社会”、“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领域目标.归类为三个方面,即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

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1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童名赫的头像
    童名赫 2025年10月16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童名赫”

  • 童名赫
    童名赫 2025年10月16日

    本文概览:《纲要》中对“科学”教育提出了以下目标:1. 幼儿应做到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

  • 童名赫
    用户101610 2025年10月16日

    文章不错《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