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根据塔里木盆地新厂期—艾家山期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明确了研究区奥陶纪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塔里木盆地早、中奥陶世的台地边缘位置变化不大, 是寒武纪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的继承。 晚奥陶世, 台地边缘迁移到早期陆棚的内侧, 具体发育位置受中奥陶世古隆起边缘或水下隆起边缘的控制, 而罗西台地受碎屑物质供给的影响, 已经消亡。 晚奥陶世是塘南台地发展的鼎盛时期, 在晚奥陶世末与其他台地一起消亡。

2)早奥陶世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 陆棚内存在次级的地形转换带或台阶, 形成较深水开阔台地与较浅水开阔台地的分异。鹰山组上段高位期, 陆棚内碳酸盐岩台地向陆棚边缘进积, 碳酸盐岩台地占据整个陆棚区, 研究区东侧台缘斜坡与陆棚-深海盆地过渡的斜坡区重合。

3)研究区西缘露头区早、中奥陶世至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期总体表现为缓坡碳酸盐岩台地或碳酸盐缓坡的沉积特征, 相变平缓, 均斜的缓坡有利于区域海侵的发生; 而塔中-轮南过渡带在中、下奥陶统多个层位和总体厚度上都存在一个三角形的高值区, 对于区域海侵的发生有遮挡作用。鹰山组上段的台内洼地继承性发展, 并向西扩展, 在一间房组沉积期, 与柯坪地区的海湾在缓坡背景上沟通, 形成统一的向西开口的海湾 (图3-3-18)。

4)晚奥陶世, 经历吐木休克组大范围的海泛, 一间房组剥蚀区总体被淹没, 原来的古地貌高部位或水下隆起区发育了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台地, 台地外侧由于晚奥陶世陆源碎屑的供给总体形成浅海碎屑岩陆棚或混积陆棚, 而南北两个碳酸盐岩台地之间可能形成灰泥沉积为主的混积陆棚, 而浅海陆棚与深海的过渡带可能仍然位于早、中奥陶世的台缘斜坡部位 (图3-3-23)。

图3-3-23 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晚期(良里塔格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图

5)奥陶纪不同时期发育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台地,高能滩或礁(丘)滩带不仅发育在台地边缘, 台内的次级台阶边缘、台内缓坡内侧、古岩溶区的边缘、台内洼地的边缘均可发育不同类型的滩体。

奥陶纪亦分早、中、晚三个世。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

“奥陶”一词由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C.Lapworth)于1879年提出,代表露出于英国阿雷尼格(Arenig)山脉向东穿过北威尔士的岩层,位于寒武系与志留系岩层之间。因这个地区是古奥陶部族(Ordovices)的居住地,故名。

当时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方(包括中国大部分地方)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化石以三叶虫、笔石(Graptolites)、腕足类、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类(Cystoides)、软体动物中的鹦鹉螺类(Nautilites)最常见,珊瑚、苔藓虫、海百合、介形类和牙形石等也很多。节肢动物中的板足鲎类(Eutypterids)和脊椎动物中的无颌类[如甲胄鱼类(Os-tracoderms)]等均已出现。低等海生植物继续发展。奥陶纪的生物界较寒武纪更为繁盛,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腔肠动物中的珊瑚、层孔虫,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海百合,节肢动物中的介形虫,苔藓动物等也开始大量出现。

奥陶纪中期,在北美落基山脉地区出现了原始脊椎动物异甲鱼类——星甲鱼和显褶鱼,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异甲鱼类。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婉仪容的头像
    婉仪容 2025年10月17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婉仪容”

  • 婉仪容
    婉仪容 2025年10月17日

    本文概览:根据塔里木盆地新厂期—艾家山期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 明确了研究区奥陶纪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塔里木盆地早、中奥陶世的台地边缘位置变化...

  • 婉仪容
    用户101703 2025年10月17日

    文章不错《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