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为人须学的解释

“为人须学”解释:做人应该学习。出自《贞观政要》。

原文: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贞观政要》)

译文: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这不只是说说。但是我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朕知公非独为朕一人,实为社稷之计翻译

为人大须学问原文: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

译文: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这几句古文的意思,谢谢

朕知公非独为朕一人,实为社稷之计的翻译如下:

1、贞观六年,唐太宗加封左光禄大夫陈叔达为礼部尚书,对他说:武德年间、你曾向太上皇直言进谏,申明我有打败敌人平定疆土的功劳,不可以罢免我。

2、我本性刚烈,如碰到挫折,恐怕承受不起忧愤之情,从而导致疾病终至死亡。今天为了表彰你的忠心正直,所以将升迁你。

3、陈叔达回答:我认为隋朝父子自相残害,是导致灭亡的灾祸,我那时怎能容许眼看车要倾覆,而不管后车不改前辙呢?这正是我极力进谏的原因。太宗说:“我知道你并不是为我一个人,而是为了整个国家大计。”

4、贞观八年,桂州都督李弘节以清廉谨慎闻名,李弘节死后,他的家里要变卖珠宝。太宗听了这件事,在朝堂上说:此人在世的时候,宰相都说他清廉,今天既然这样,那么推举他的人怎能没有罪过呢?必须好好地查证一下,不可掉以轻心呀。

5、侍中魏徵私下对太宗说道:陛下一直说这个人不清白,但没有看到他接受财物。现在听说他的妻子卖珠宝,又要治他的罪。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自圣朝以来,为国尽忠,清廉谨慎,自始至终不改的,只不过是屈突通、张道源罢了。

6、突爵通三个儿子来应选,只有一匹不好的马,张道源的儿子穷得无法维持生计,没有见陛下有一句话涉及这件事。现在弘节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前前后后都大受奖赏,弘节死后,并没有什么关于他贪婪的言论,妻子卖掉珠宝首饰,并没有什么罪过。

7、认为一个人清白,就什么都好,怀疑一个人不清白,就连举荐的人都要受到责备,虽然说痛恨邪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喜欢善行却也不见得深厚。

贞观政要告诉我们以下道理

1、治国要谨慎,不能急于求成。

2、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向前代贤明君主学习,善于总结前人的失败经验。

3、领导者要选贤举能,注重培养和任用有能力的人。

4、机构要精简,严明纪律,简化机构以提高工作效率。

5、统治者要内省和节欲,君臣契合才能治理好国家。

6、培养后继人才是维持政局长久之计。

7、君臣诫谏是保持政局稳定的必要手段。

8、谦逊谨慎是取得贤才的必要条件。

9、倡俭防奢,崇尚儒术,褒奖当时大儒。

10、强调理顺各种社会关系,注重统治者与人民的契合。

为人大须学问全文翻译选自《贞观政要》

1

这两句大意是:治理天下,要以选择好辅佐的人为根本大事。见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人:辅佐的人。政治是否清明,社会是否安定,大大小小各级官员负有重大责任,因为众多的事务需要他们具体办理。所选是贤能之人,就会办善事,给社会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带来好处;所选为庸人,无所作为,尸位素餐,就会耽误政事;所选为恶人,就会办恶事,给社会政治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官员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不能不慎重。这两旬可借用来说明选拔干部的重要性。

2

唐太宗说过:“言语对君子来说及其重要,说话并非易事。”

3

字面上的意思是:快乐不能没有限度,否则就会变成悲伤;欲望不能放纵,否则就会变成灾祸。即凡事都不要过度,过度了就会向事物相反的方面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

4

把自己的欲望服从人民的欲望的,他的事业必然昌盛兴旺;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人民痛苦的,就必然会灭亡。(吴兢《贞观政要俭约》)

5

字面上的意思是: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那就足以使自己的美名传扬下去;听说有品德恶劣的人,能教化他改正品行,期望他不要犯下大错。出自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大意是;唐太宗认为,教育与学习对一般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6

仁、义、礼、智、信这是五个做人方面的要求,舍弃掉哪一个都是不行的。

7

礼,是用来确定亲疏的标准,判断疑惑不解的问题,分辨事物的同异,明确事理的是非的。

8

大臣若不读书学习,就不能了解前人的言行,怎能承担重大任务?出自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

9

不学习,不能明白已经存在的道理,而不学习就能使政治太平的还没有过。

很多都是我自己的理解,仅参考(*^__^*) 嘻嘻……

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

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

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

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

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

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淦建利的头像
    淦建利 2025年10月19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淦建利”

  • 淦建利
    淦建利 2025年10月19日

    本文概览:“为人须学”解释:做人应该学习。出自《贞观政要》。 原文: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

  • 淦建利
    用户101904 2025年10月19日

    文章不错《文言文为人须学的解释》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