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礼四仪手抄报的及内容

八礼四仪手抄报的及内容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手抄报吧,手抄报能有效帮助我们获得信息,培养综合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手抄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手抄报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八礼四仪手抄报,欢迎阅读与收藏。

 什么是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中,“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八礼四仪的现实意义

 八个方面的礼仪教育中,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杨志纯特别强调说明:“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在全国还没有先例,《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尚属试行,需要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八礼四仪的具体内容

 八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相关小故事

 孔融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相传,有一日,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礼,是我们的基本素质,让“明礼于心,行礼于人”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

导读: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对人非常重要,因为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一个不讲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因此我们要学会诚信做人。那么,2020诚信手抄报有哪些?2020诚信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去哪找呢?以下是我带来的分享,快点来看看吧。

诚信是什么

诚信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 chéng xìn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诚信对人的重要性

诚耶,乃是真心的体现,实在的象征。

信耶,谓诚实,不欺骗;不怀疑认为可靠;消息。

诚信:诚与信之相加,谓为“诚信”。意其真诚无欺诈,诚实让人无可怀疑,言出必行,行则显诚,诚而守信,方才值得信赖。

人生存在世上最大的幸福不是你获得了多少的财富而是你得到了多少人的信任。财富是你带不走的,而别人对你的信任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身外物随时都可能离你而去,而别人对一个人的信任却永远追随着你。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单纯的生存,而是要活的有意义。怎么样的活才叫活的有意义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获得别人的尊敬,不受他人鄙视。那又如何才能让别人尊敬你、不受鄙视呢?——诚信。

英国作家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晋朝隐士杨泉说: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由此可见,诚信不仅是人在世上生存的根本,还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诚信都丧失,那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可想而知有多难了,不仅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还让自己身边的妻子都怀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没有了人生价值。

“一诺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诚信的名人名言

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3、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4、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毕达哥拉斯

5、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6、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7、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8、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尔基

9、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10、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蘅芷的头像
    蘅芷 2025年10月19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蘅芷”

  • 蘅芷
    蘅芷 2025年10月19日

    本文概览:八礼四仪手抄报的及内容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手抄报吧,手抄报能有效帮助我们获得信息,培养综合能力。你知道什...

  • 蘅芷
    用户101906 2025年10月19日

    文章不错《八礼四仪手抄报的及内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