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叶
芝麻属双子叶植物,子叶呈扁卵圆形,是贮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地方。芝麻出苗后,两片真叶展开,呈绿色,进行光合作用。当长出3~5对真叶时,子叶逐渐枯黄脱落。
2.真叶
芝麻的真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组成,叶柄是连接茎秆和叶片的中间部分,起支撑叶片、往返运送养分、水分及光合作用的器官。叶柄的长度因品种和在植株上部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最长可达10cm以上。叶片依其形状的不同,有单叶和复叶之分。单叶的形状有卵圆、椭圆、披针形等,复叶一般有三裂、五裂甚至七裂掌状叶。
芝麻的叶形
芝麻为异形叶,即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叶形不同。第2~4节的叶片为卵圆形,第5~7节的叶片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这几节的叶片最大。中上部叶片的叶形由长椭圆形逐步过渡到披针形,越往上叶片越小,呈长披针形。
芝麻的叶缘可分为全缘、锯齿和缺刻三种类型,呈现出叶缘光滑、浅裂、半裂、深裂等。芝麻叶序在植株基部基本为对生,往上由对生逐步转为互生或轮生、混生。
芝麻的叶缘
芝麻叶片由表皮(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主脉、侧脉)三部分组成,叶脉呈网状布满全叶,叶上有茸毛和气孔。芝麻叶片的茸毛量,可分为多、中、少三种。茸毛多少、长短与同株的茎秆基本相似,与蒴果茸毛多少常有区别。不同粒色的芝麻,茸毛多少差别很大,黑芝麻茸毛量少的品种所占比重大(陈和兴,2002)。
芝麻叶色分深绿、绿、浅绿三种。叶片到成熟时渐转为青黄或**,且多数脱落。原产不同纬度的品种,其叶色深浅表现不一样,一般高纬度的品种叶色多为深绿。
帮您找到一篇“不同植物类型叶的比较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摘要大千世界,到处都是千姿百态的植物,不同植物的叶的形态也是丰富多样,为了解叶的多样性和不同植物叶对其的环境的适应特征,本实验主要通过对女贞叶的横切片、玉米叶和水稻叶的横切片和黑松针叶的横切片的观察比较,了解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以及裸子植物叶的多样性,另外,通过比较夹竹桃叶和荷叶、睡莲叶、黑藻叶的内部结构的特征,了解旱生和水生植物的内部结构与对其环境的适应性。最终得出不同植物的叶其内部结构不同,也就导致了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进而丰富了植物叶的多样性。
关键词多样性,叶,内部结构,环境,水生植物,旱生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
1 叶的外部形态特征
叶的外部形态各异,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3部分组成,叶形,叶缘,叶尖,叶基,叶脉,叶序等方面的不同,构成了叶的多样性,是植物种类的分类指标。
2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叶的比较
2.1双子叶植物的叶的结构
女贞的叶片结构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1) 表皮 :为一面叶,具上下表皮之分。表皮细胞一层,细胞紧密排列,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覆盖有一层连续的角质层,上表皮的角质层明显较厚。气孔器主要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室内方有较明显的孔下室。
(2) 叶肉 : 叶肉有上下表皮内的包庇组织组成,含叶绿体,是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位于上表皮下方的一层长圆柱形的薄壁细胞似栅栏紧密排列,组成了栅栏组织。邻接下表皮的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薄壁细胞,它们排列疏松、彼此相连成网状,似海绵一般,组成了海绵组织。在栅栏组织细胞内的叶绿体要明显多于海绵组织细胞,而且栅栏组织的这种排列方式扩大了光合作用的表面积。这些结构特征使得栅栏组织成为叶肉主要的光合作用的场所,同时也符合异面叶接受阳光的特点。而海绵组织细胞的分布特征以及多数气孔器的分布为止,使得海绵组织成为气体交换、水分蒸腾等的主要场所。
(3) 叶脉: 叶片组织内的维管束,由茎内维管束分出,经叶柄通至叶片。为羽状网状脉,主脉明显,呈扇形。主脉外方为多层仅含少量叶绿体的薄壁细胞。主脉上下方接近表皮的细胞在角隅处有明显的加厚,属于厚角细胞。主脉中木质部接近上表皮,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下方,接近下表皮。
2.2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植物的叶具有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
(1) 表皮 :水稻叶的表皮细胞有长、短细胞之分。短细胞分为硅质细胞和栓质细胞两种。在上表皮中还分布有一种大型细胞,为泡状细胞,细胞比较薄,有较大的液泡,略呈扇形分布,与叶片的卷曲和开张有关,又称运动细胞。叶的上下表皮有纵行排的气孔器,与一般被子植物不同,其气孔器的保卫细胞呈哑铃状,含有叶绿体每个保卫细胞一侧有一个副卫细胞,叶表皮上有表皮毛。
来源:360期刊网。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渠宁馨”
本文概览:1.子叶芝麻属双子叶植物,子叶呈扁卵圆形,是贮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地方。芝麻出苗后,两片真叶展开,呈绿色,进行光合作用。当长出3~5对真叶时,子叶逐渐枯黄脱落。2.真叶芝...
文章不错《芝麻的叶是什么样的形态结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