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题目讲解

本题的考点是连通器原理、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关键是要分析出压面的变化,本题难度不小,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

解: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空气柱长度增大,压强减小,C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A液面下降,AB之间液面高度差减小,△hA>△hB>△hC.

故选B.

初中物理竞赛光学题

(1)设t=0时刻,人位于路灯的正下方O处,在时刻t,人走到S处,根据题意有

OS=vt

过路灯P和人头顶的直线与地面的交点M

为t时刻人头顶影子的位置,如图l所示,OM

为头顶影子到0点的距离。由几何关系,有

h/OM=l/(OM-OS)

解式①、②得

OM=h*v*t/(h-l)。因OM

与时间t成正比,故人头顶的影子做匀速运动。

(2)由图1可知,在时刻t,人影的长度为SM,由几何关系,有

SM=OM-OS

由式①~③得

SM=lvt/(h-l)

因此影长SM与时间t成正比,影长随时间的变化率k=lv/(h-l)

一到初中物理竞赛题

你通过作图(从物点向透镜上下各做一条光线,该光线在未经平面将反射时一定会聚于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分析一下,在1.5倍焦距-2倍焦距之间时平面镜反射成一个实像,继续向前传播通过凸透镜在成一个实像;在1.5倍焦距上时,平面镜反射会聚在一倍焦距上成一个实像,且不能再成像(焦点上不成像),在1.5倍焦距至一倍焦距平面镜反射成一实像,该像在一倍焦距以内,可通过透镜再成一虚像,在焦点上反射光线会聚于光心,看不到像,在一倍焦距以内,反射光线在平面镜一侧不能会聚,即不能成像,但经透镜折射会聚后可以成一实像,所以答案是C

这是个力矩平衡问题,AB边是转动轴,处于水平方向。由图可以看出,水平力F所抵抗的有三个力矩:AD、BC、DC,很明显:AD与BC力矩、力臂相等。

一、设力矩AD的动力为F1,AD长L1则力矩为F1×L1,明显的L1=BC/2=b/2(均匀直棒的质心在直棒的中点)。F1的方向为垂直于AD向下,为AD重力的分力。则有F1=mgcos(90°-a)=mgsina,式中m=Pb,则力矩AD=F1×L1=Pbgsina×b/2=(Pb^2gsina)/2,则力矩BC=力矩AD=(Pb^2gsina)/2。

二、设力矩DC的动力为F2,力臂长度等于L2,很明显L2=AD=BC=b,F2为垂直于ABCD平面的向下的力。F2为DC所受重力的分力。则有F2=mgsina,式中m=Pa,则力矩DC=F2×L2=Pagsina×b=Pabgsina。

三、设水平力F产生的力矩的动力为F3,力臂为L,明显的L=AD=BC=b,该力矩的动力为垂直于ABCD平面的向上,大小为F的分力,则F3=Fsin(90°-a)=Fcosa,则水平力F产生的力矩=F3×L=Fcosa×b=Fbcosa。

四、则有:力矩F=力矩AD+力矩BC+力矩DC

则:Fbcosa =(Pb^2gsina)/2 +(Pb^2gsina)/2 + Pabgsina

解得:F=Pg(a+b)sina/cosa=Pg(a+b)tana

答案A正确

(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依国玲的头像
    依国玲 2025年10月20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依国玲”

  • 依国玲
    依国玲 2025年10月20日

    本文概览:本题的考点是连通器原理、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关键是要分析出压面的变化,本题难度不小,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解: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空气柱长度增大,压强减小,C液面上升,B...

  • 依国玲
    用户102005 2025年10月20日

    文章不错《初中物理竞赛题目讲解》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