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_1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考点如下:

一、中国地势知识点

1、地势的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第四级阶梯: 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2、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的影响

(1)影响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影响降水:山地迎着夏季风来向,形成地形雨,而背风坡降水少。

(3)影响气流:山地容易阻挡气流运动,从而在气温、降水方面有很大差异。

(4)影响河流:制约河流流向;影响河流落差。

二、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初中地理重要的知识点

初中生学习地理明确重点知识点非常关键,下面总结了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3、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自然环境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地形和河流

1、亚洲地形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初中地理考点知识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初二地理基础知识

 从世界看中国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

 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50度,气温变化幅度大。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1)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

 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

 (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

 (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19.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 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

 (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21.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

 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巧阳的头像
    巧阳 2025年10月22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巧阳”

  • 巧阳
    巧阳 2025年10月22日

    本文概览:初中地理中考必背考点如下:一、中国地势知识点1、地势的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 巧阳
    用户102204 2025年10月22日

    文章不错《初中地理中考考点必背_1》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