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B、C、E
目前在“治未病”领域最常用的穴位贴敷方法为“三伏贴”。三伏贴,又叫“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和“春夏养阳”理念,在三伏天期间,将药物敷贴到人体穴位,来预防和减轻疾病的传统中医外治疗法。该方法适用于在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遇寒冷刺激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适用人群包括:(1)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近几年也有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治未病与冬病夏治/蔡敬民
? 炎热的夏天,唯有冷饮和空调不可辜负,想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吹着空调吃冰西瓜、冰饮、冰粥等等冰凉的食物,让自己清凉一夏。殊不知,这样的饮食行为,会让我们的暑气不仅没消除,反而会让体内寒堆积,湿气加重,从而形成痰湿体质。
什么是“冬病夏治”
中医有句话叫“冬病夏治”。也就是说,夏天是治疗冬天的一些疾病的最佳时期。而这个冬病,多指体内的寒气,夏天是最佳的去除寒气的季节,只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就能较为轻松的去除冬天入侵体内的寒气,可谓事半功倍。
夏季吃冰易暑湿?
然而这个季节不加节制的吃冰吹空调,会让体内的寒气不仅无法排出,反而会加重寒气。
加上夏季多雨闷热潮湿,湿气与寒气共存,人体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容易形成暑湿,让人分外难受。长期下去,脾胃也会受损,脾胃不好湿气则更加难以排除,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除湿排毒
想要缓解这种状况,首先就要改掉吃冰喝凉的习惯。夏季还是以温热的开水为解渴用水最佳,同时注意保持早睡的习惯。夜晚的十一点到凌晨三点之间是肝脏的最佳排毒时间,如果这个时间段进行熬夜,会让体内的湿气和毒气无法完成完整的代谢过程,从而堆积体内,加重病情。除了饮食和作息,还可以加强运动进行除湿排毒。
中医去除体内湿气中医调理方法方面,想要去除湿气,可以通过拔罐、针灸、艾灸、泡脚、刮痧等方式来排出体内的湿气。湿气是一种无法通过身体调节来自行痊愈的一种症状,因此要及时将体内的湿气进行排除。
上面所说的中医方法,是通过对穴位、经络的刺激,达到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的功效。气血顺畅了自然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能够将体内多余的湿气或物质通过这些手段排出体外。
祛湿需健脾养胃
中医上讲,脾主运化,想要彻底祛湿,健脾养胃是必要的手段。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湿气就很难排出体外,因此健脾才是祛湿的根本。养胃健脾就要从饮食上着手,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食物可以帮助我们健脾养胃,如常见的山药、芡
华佗医话(二十五)
浅谈冬病夏治及中药穴贴疗法
蔡敬民
关键词:冬病夏治 未病先防 有病早治 既病防复
中药穴贴 夏贴三伏 冬贴三九 中药膏方
一、何谓“治未病”?有哪些方法?
“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即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病后防复,预防为主的思想方法。
例如:人的体质差异,脏府失调,气血不和,阴阳失衡等功能异常;表现有不同的自觉症状,而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例如失眠多梦,腰酸乏力,自汗盗汗等身体不适感觉,理化检查没有异常发现;临床上被称为亚 健康 状态。再如老年病,或慢性病的休止期,及恢复期;均可用中药穴贴疗法,或内调法,未病先治,病后防复;以达到 养生 保健的目的。
治未病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内调法、外治法,及内外结合疗法。中药穴贴、药浴、刮痧、针灸、推拿等,是外治法;中药膏方、煎剂、药酒、茶疗等,内服的方法叫内调法。内调法和外治法,具有辨证论治的特色,和扶正固本的作用。必须按疗程调治,才有良好效果。
二、什么是中药穴贴疗法?
中药穴贴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方法是:选用温经散寒、宣肺平喘等性能的中药,配制成膏剂,在数伏与数九时,贴敷于相应的经络穴位上,以发挥中药和经络俞穴刺激的双重作用,达到平衡阴阳,扶正固本,未病先治的效果。
三、中药穴贴疗法的适应症及时间?
中药穴贴疗法适用于:咳嗽、哮喘、老慢支、肺气肿、鼻炎、付鼻窦炎、泄泻、颈椎病,腰腿痛等疾病的防治。
时间:夏季从夏至第三个庚日数伏开始(可查看日历),每10天一伏(头三天贴穴最好),共贴三伏。冬季从数九(冬至)开始,每9天一九,共贴3次。
四、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三岁以上的患者均可穴贴治疗;三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禁用。
2.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不宜应用(虽然中药穴贴对人体无妨碍,但是意外巧合,发生不测,误会或纠纷)。
3.较重的皮肤病,及过敏史者慎用。
4.当日不要洗浴,内衣要清洁、松软。局部充血、皮疹者三天不要洗浴。
5.三天内禁食辛辣、炙煿、海鲜发物。
五、穴贴有哪些反应?
1.贴药后1—3小时即可揭去,局部皮肤热、红、痒属于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烧灼样疼痛,应立即揭掉,以免起泡。
2.如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效果更好。但是要注意保护,不要抓破,预防感染;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头穿刺放水,然后用炉甘石洗剂涂搽即可。痛疼、瘙痒者可用无极膏或烫伤膏等。严重者去医院处理。
六、中药穴贴疗法,效果如何?
我曾经在华佗医院治未病科,三年六季,用穴贴治疗24次,患者总计约3000人次,临床随访,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例一、甘X,男,12岁,2010年7月初诊。
主诉:二、三岁时感冒引发支气管炎、鼻炎,反复发作多年。经常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时好时坏,未能根治;特来穴贴治疗。每年数伏、数九各贴4次,第一年减轻;2014年10月随访:鼻炎、气管炎,已三年发作。
例二、贺X厚,男,50岁,2010年7月初诊。
主诉:患支气管炎二十多年,咳嗽、吐痰、胸闷气短,感冒受凉时加重。穴贴治疗三年,共24次,感觉逐年好转。2014年8月随访:三年未发作。以前夏天不敢开空调,现在可以适应了。
例三、董X雨,女,12岁,2011年7初诊。
主诉:咳喘、吐痰,7-8年;伴鼻塞、流涕,打喷嚏,经常用抗菌素输液治疗,效果不佳。中药穴贴二年,配合中西药标本兼治。2014年11月随访:已痊愈。又介绍亲属孩子来诊治。
例四、付X轩,女,4岁,2011年7月初诊。
主诉:咳喘2-3年,有痰不易吐,反复发作,经常输液治疗,效果不著。中药穴贴二年,症状基本控制。
(以下略)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白晴”
本文概览:答案:A、B、C、E目前在“治未病”领域最常用的穴位贴敷方法为“三伏贴”。三伏贴,又叫“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和“春夏养阳”理念,在三伏天期间,将药物敷贴到...
文章不错《啥叫冬病夏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