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的基本简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航天员将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这将成为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一大亮点。” 神十航天员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使其了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线讲解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 天宫一号运行在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动将在组合体运行期间择机进行,具体时间将综合考虑飞行任务安排、航天员作息情况和测控通信等保障条件最终确定。届时,将通过媒体全程直播这次活动。

武平介绍说,本次科普教育活动是中国利用载人航天活动普及航天知识的一次尝试,希望通过开展此类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

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境内的第一位“太空老师”。对于她的授课内容,武平介绍,主要是使中小学生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员将进行在线讲解和试验演示,并与地面师生开展双向互动交流。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中小学生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王亚平说。 王亚平:授课主讲;

聂海胜:授课助讲兼指令官;

张晓光:摄像。 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十点零四分零秒到十点五十五分零秒 共五十一分钟。

航天知识讲座读后感800字 急求 再线等~~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二课将于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这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那么这次“天宫课堂”给我的感觉就是太震撼了,眼前一亮的那种感受,更多的是为祖国日新月异的科技而感到骄傲。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次授课活动讲什么?来看一下课程表:届时,航天员将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另外还有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真诚邀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

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我印象最深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的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的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展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在太空抛物实验中,新晋“顶流”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惊喜亮相,充当“助教”。只见王亚平将吉祥物冰墩墩轻轻抛出,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掉落,而是沿着原来抛出的方向匀速前进。这是空间站微重力环境最直观的体现,生动演示了天地抛物之间的区别。

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在天地互动环节,谈及皮肤在太空是否会变好,王亚平表示,因为空间站没有太阳光照射,温度和湿度也都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另外在微重力环境下人的体液会向上分布,皮肤也会随之向上提升,“所以我感觉在空间站里皮肤状态很不错”。

“天宫课堂”通过三位航天员惟妙惟肖的讲解,更能使青少年近距离深入了解航天知识。直观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奥妙之处。看完“天宫课堂”第二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认识到了航天事业的重要性,也对科学知识的热情也更加强烈了。希望,我们的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祝愿我们的祖国更美好。

什么是航天器的快速对接?

看看能用不!

本展充分利用载人航天实物、、声像资料等形式,热情讴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力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积极推广航天科普知识,激发全社会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坚定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的信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本展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展品最全、实物最多的航天尖端科技成就展。

全国巡展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全国巡展承办单位:

北京中华航天博物馆

一、本次展览规模盛大,亮点众多,精彩纷呈:

1、实物部分: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太空行走的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神七返回地球后,许多搭载的物品成为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其中有:神舟号返回舱,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主降落伞(1240平方米),价值3000万元的舱外航天服、翟志刚穿过的舱内航天服,翟志刚出舱时所戴的手套、挥舞的国旗,开国元勋后代签名并搭载的红军军旗,航天食品,宇航员救生装备等重要实物。

2、模型部分:超大型航天实体模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其中按1:2制作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CZ-2F高达29.17米、神舟号飞船1:1实体模型直径3米,高度9.2米,“东方红一号”、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东方红二号”、第一颗商业卫星“东方红三号”等卫星。

3、照片部分:240余幅珍贵的高清晰航天照片,其中既有航天员在训练时的照片,也有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生活照”,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由杨利伟等神五、神六、神七航天员以及伴飞小卫星在太空中拍摄的撼人心魄的外太空照片。

4、国画部分:全国著名书法、篆刻、绘画大师创作的精美作品,随神七飞船遨游太空后返回到地球,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展品。

5、互动部分:航天特别互动项目,多维滚环、主动式秋千等航天员训练器械,让参与者可以真实体验航天员训练的惊险与刺激;而展

览现场设置的神七模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真实模拟火箭发射过程,观众似亲临现场,可以像零号指挥员一样,亲自按动按钮,感受倒计时过程中神七火箭升空一刻的紧张壮观氛围。

二、航天科普讲座:由著名航天专家到展览举办城市的学校演讲,向广大青少年普及航天科技知识,讲解航天发展史及运载火箭知识。

三、展览场地:室内展厅面积3000平米。

四、展览行程:本次巡展仅在全国部分重点省会城市进行。

科技含量如此之高,全国影响如此之广的《飞天壮歌—中国载人航天展》,在中国航天史上绝无仅有,十年之内,难以再遇。参展者必将真切感受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伟大历程,感受中国载人航天科技的巨大成果。

抄一下写点感想就OK

神舟十二昨天都回来了,马上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即将在文昌接力发射。按照计划,天舟三号也会使用快速对接方式,6个多小时就能走完约20万千米的路程,顺利给天宫送货。目前来看,快速对接已经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常态,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天舟三号,估计还包括未来的任务大都会使用这个策略。

在讲什么是快速对接前,有必要简单科普下航天器是怎么对接的。俄罗斯联盟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做过一套极好的科普动画,用它作为案例作为讲解,世界各国航天器的流程大同小异。

火箭发射10分钟后就能将飞船送入太空,但飞船入轨后的轨迹其实是个近圆形的轨迹,国际空间站也是一个近圆形,可以想像:二者轨迹需要完美相切才能相遇。但如果从发射后就要求对接难度太大,毕竟这样对火箭和航天器发动机工作时轨道控制精度要求太高,发射窗口也会被逼到极小,且全程不能出任何问题,甚至必须理论值!

保险起见,二者会进入不同高度的轨道,但轨道倾角和升交点一样,这样二者的轨道周期不同,大约两天内会数次“接近”。在此期间,位于下方的飞船有足够长的时间缓慢精细调整轨道。

最后阶段时,其实不是飞船追空间站,而是空间站追飞船。飞船先到国际空间站轨道稍高且靠前的区域,然后掉头,发动机换方向,减速+精细控制等待国际空间站“撞”上来。虽然相对地球速度高达7.8千米/秒,声速几十倍,但相对速度极小没啥问题。

以上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联盟飞船、进步飞船、航天飞机、神舟飞船、天宫飞船、龙飞船、HTV、天鹅座飞船都在这样用,载人任务一般都是发射后两天才对接,这样效率低、宇航员/航天员比较痛苦、但是安全性最高。

当技术足够成熟,尤其是航天器轨道控制技术完美,就可以尝试缩短这两天的时间,即快速对接,一般在围绕地球4周左右完成。从发射到对接的总时间6小时以上。或者更加极限,挑战2周、3个多小时对接。但一般来讲,考虑安全性,载人的任务要更小心,货运的可以更大胆。

快速对接领域也是个“艺高人胆大”的竞技场: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有过一个疯狂的纪录,也是人类 历史 最快速载人情况下对接的1966年双子座11任务,乘组也是后来的阿波罗12号任务两名宇航员,94分钟(一圈)就对接,这个记录无人能破。双子座的这个记录需要超级精确的火箭控制和发射窗口控制,为了实现一圈对接的目标,当时的发射窗口只有1秒,早1秒晚1秒都不行!要知道那是1966年。这既是大胆的技术,也是大胆的玩命。

不过真的没必要玩这么极限,随着人类载人航天逐渐成熟,大家也以实用为主。目前,载人联盟基本能实现6小时载人对接,也在突破往3小时走,是咱们比较靠谱的努力目标。

如前文,货运飞船不载人就无所谓了,理论上可以做到更快,现在的进步号已经可以实现3小时。不过货运没那么急,也因此没啥必要追求对接速度,6小时、或者3小时很好了。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觅云的头像
    觅云 2025年10月24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觅云”

  • 觅云
    觅云 2025年10月24日

    本文概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航天员将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这将成为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一大亮点。” 神十航天员北京时间2013年6月...

  • 觅云
    用户102407 2025年10月24日

    文章不错《太空授课的基本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