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慎独
慎独,出自《礼记·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
2、慎微
慎微,最早在《礼记·中庸》出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越隐蔽的事情其实越明显,越细微的事物就越清楚,君子在这些地方是要很谨慎的。平常小事,要做到见微知著,不草草了事,要将事情做到实处细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3、慎始
慎始,语本《书·蔡仲之命》:“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意思是:谨慎对待事务的开初,也要考虑它的终局,终局因此就不会困窘;不考虑它的终局,必将困穷。在我心里,慎始是一种做事态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4、慎终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培育出忠厚老实的百姓。
要求
1、做一个自重之人
自重,在道德意义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待人处事端庄厚重,与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不失之于轻浮、流俗。
2、做一个自省之人
自省,出自《论语·里仁》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自省,就是自己反省和检查自己,看自己有没有与“不贤者”相同的地方,提醒自己不犯过错。坚持自省,就可以强化政治上、道德上的自律,防止小错不改而铸成大错。
慎独:儒家用语。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也就是说,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人前人后,都应该戒慎恐惧,把持分寸,这才是君子之道。
慎欲,就是节制自己的欲望。
慎权,就是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慎微,就是要防微杜渐,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说的“细微苟不慎,堤溃自蚁穴”,讲的就是慎微的道理。
拓展:
慎独的古文出处:
之所以慎独,天命之谓(气)性,率(率领)性之谓道,修道(气)之谓教。道(率气)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人不可能一刻无性的假设)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有所看或者有所不看因人而异),恐惧乎其所不闻(有的闻有的不闻)。莫见乎隐(隐晦片甲不留),莫显乎微(显现草木不生)。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我们就要慎独啦,慎独是对的啦)
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三国·魏 曹植 《卞太后诔》:“_畏神明,敬惟慎独。”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陶谷使江南》:“ 熙载 使歌姬 秦_兰 衣弊衣为驿卒女, 谷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愧,屋漏不惭。”
李_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慎独百度百科,慎微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丙嘉月”
本文概览:1、慎独慎独,出自《礼记·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
文章不错《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出处是哪里?》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