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光的古玉能盘玩吗

玻璃光古玉不适合盘玩。玻璃光古玉是极美的玉质加上精细打磨工艺与特殊墓葬环境下形成的,泛着幽幽的宝光,一旦盘玩后,光泽度会逐渐降低,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如果光泽一旦消失,将永远不再恢复,十分可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老玉是指天然玉石,经过了打磨抛光以及雕琢,没有经过人工优化处理,质地天然,价值相对来说都比较高,但如果是从古玩界的角度上来看,是指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玉,距离现在仍然有一段历史。

老玉的特点:活玉(阴起石和钠铬辉石) 水头好,质间透明度高,其上品透明度如玻璃,称为玻璃种和冰种,其种翠绿,绿的可爱,被称为高绿、艳绿、翠绿。

收藏价值:

一是从玉质本身来说不存在新老问题,玉的形成要3亿年时间,所谓老玉只能从使用时间程度来说明。目前行业内以百年来计算,使用百年以上的玉器称为“老玉件”。

二是从老玉件来说,收藏的不是玉质本身而是收藏它的故事,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内涵,它的时代特征。有故事才有价值,有时代特征才值得收藏,所以并非所有老玉件都值得收藏。

三是从材质上相比,新玉材质要比老玉好,温润坚密,洁白无瑕,如同凝脂,而且如今雕刻工艺也越来越好。老玉件除了材质比不上新玉,由于使用年份久远多少还存在一些瑕疵,如开裂、残缺等。

拓展内容

一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美英等地的博物馆,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均喜欢收藏汉代以前的高古玉器。那么,对于古玉,如何加以初步鉴定呢?

1、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徵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

另外,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专家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专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鉴定全集》等书,皆可拿来认真品读,细细揣摩。

2、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地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则没有这些感觉。

3、早在宋代时期,就出现了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而清以后的造假情况可谓越来越多,手法上也有不少“创新”,如“狗玉”、“羊玉”、“风玉”等,引人上当。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

4、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的是火烤的,有的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就此而言,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5、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形,半圆形和U形等,U形是现代机器工特征。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的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可以初步判断为真品,而线条槽口两侧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制作的特征。

参考资料:

古玉鉴定——百度百科

(1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映容的头像
    映容 2025年10月25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映容”

  • 映容
    映容 2025年10月25日

    本文概览:玻璃光古玉不适合盘玩。玻璃光古玉是极美的玉质加上精细打磨工艺与特殊墓葬环境下形成的,泛着幽幽的宝光,一旦盘玩后,光泽度会逐渐降低,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如果光泽一旦消失,将永远不...

  • 映容
    用户102511 2025年10月25日

    文章不错《玻璃光的古玉能盘玩吗》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