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 无土栽培实践报告

这是我找的一个大概的范例

反正基本要这些实验步骤

蔬菜无土栽培与种子萌发的实验观察

1.简介

针对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对蔬菜种植比较熟悉的特点,拟从蔬菜的选种、发芽、栽培方式等方面着手观察研究。把镇园艺场作为学生实验,基地,利用园艺场无土栽培的有利条件,结合学生蔬菜方面的知识,以学生实践为主,采用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展开研究。让他们通过对蔬菜生长的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实践、想像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知难而进的探索精神。

2.准备阶段

先参观园艺场的蔬菜种植区,初步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知道名、特、优、新、奇、稀、精的特色农业主攻方向,特别是蔬菜的无土栽培。一流的生产设施、一流的生产技术、一流的优质蔬菜,吸引了每一位同学的目光,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接着来到农贸市场,那琳琅满目的蔬菜又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参观结束,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在定小课题前,教师预先列出一些参考课题,让学生选择:

1.生菜无土栽培的观察。

2.蚕豆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3.蚕豆发芽与空气的关系。

4.蚕豆发芽与水分的关系。

5.优劣种子在同等条件下的生长观察。

6.洋葱在不同水质中的生长对比试验。

7.黄豆、绿豆、蚕豆在同等条件下的实验观察。

8.黄瓜生长快慢与营养液的关系。

9.番茄运用水培法的实验观察。

10.番茄雾培法的实验观察。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在参考课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可操作的小课题。如“洋葱在不同水质中的生长对比试验”这个课题,由于洋葱选料容易,且耐活,操作过程简单,可以一试。“生菜无土栽培的观察”这个课题,必须在园艺场进行,不方便,只能取消。“番茄浮动水培法的实验观察”和 “番茄雾培法的实验观察”这两个小课题,由于条件不成熟,也只能放弃。“蚕豆发芽与温度的关系”“蚕豆发芽与空气的关系” “蚕豆发芽与水分的关系”这三者大家觉得可以一起研究,改成“蚕豆无土栽培的对比观察”。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另外选择,如“大蒜无土栽培根须的观察”这个小课题,学生通过讨论,觉得大蒜选料容易,且大蒜又白又长的根须学生很喜欢。小课题确立后,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小组,再选出组长。

3.分工 学生小课题一览表

组 长 人 数 小 课 题

刘艳雯 5人 洋葱在不同水质中生长的对比实验

张婷 5人 玉米种子的萌发与温度、水分、空气的关系

张徐赟 5人 黄瓜根须生长快慢与营养液的关系

范立勇 5人 蚕豆无土栽培的对比观察

王 婷 4人 大蒜无土栽培的观察

学生在确立小课题的基础上,制订了课外活动方案。在两个月里,每个小组一般进行五六次活动。下面是小课题“蚕豆无土栽培的对比观察”这一组的活动方案和实验过程:

次 数 活 动 内 容 地 点

第一次 参观园艺场的蔬菜地 园艺场

第二次 采取各种途径了解种子的结构与蔬菜的生长期 自定

第三次 购买蔬菜种子 市场

第四次 动手做小实验 家里

第五次 总结和交流 学校

第六次 将实验结果制成标本,并写好小实验报告 学校

4.实践阶段

学生做蚕豆发芽的实验,因为蚕豆对农村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几乎家家都有,而发芽豆更是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蚕豆发芽需要那些条件?蚕豆的主根是怎样生长的?这细细的豆芽是不是蚕豆的主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并记下了观察记录。下面是一位学生在六天里的观察记录:

时 间 温 度 操作过程及现象

第一天 9~18℃ 找来几粒蚕豆,用水浸没

第二天 10~17℃ 豆发胖了,水有点浑

第三天 10~18℃ 先把水倒掉,再加入少量水,豆上面盖一块湿布。

发现豆的皮裂开了一条缝,里面有一点白色的东西

第四天 9~18℃ 幼根(豆芽)从珠孔参差不齐地伸出来了

第五天 8~16℃ 芽长得很快,最长的有3毫米,短的有1.8毫米

第六天 5~13℃ 芽长得更长了,有的往上翘了,有的已经卷起来了

5.总结阶段

在活动课上,老师组织了讨论,大家踊跃发言,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实验没有成功的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质疑、分析,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如把浸好的豆放在通风的阳台上,是缺少了水分;而把豆一直浸在水里,是缺少了适当的空气。通过这次实验,学生获益匪浅,他们了解到这样一个知识: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先决条件,种子只有在吸足水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萌发。当然空气也是必不可少的。温度越高,发芽的速度越快,并要选择优良种子。同时他们通过查找资料或请教家长还知道了蚕豆的芽就是它的主根。

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证明,活跃了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通过自己亲手实践,去获取知识。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完全是个配角,是个旁观者,学生遇到问题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最后,教师给每人一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对每位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对学生范立勇的评价是:你所用的对比观察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得很仔细,遇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小实验报告写得简洁明了。通过自己动手,你知道了很多知识,进步真大!希望你继续努力,去揭开自然界中更多的秘密。

大概是这些框架,他写的比较详细

下面是一个例子的报告

蚕豆无土栽培的观察实验

实验日期:12月4~10日

实 验 者:范立勇

实验步骤:

准备15粒蚕豆,三只盒子。每只盒子里放5粒蚕豆。第一只盒子里的蚕豆用水浸两天,再倒掉,然后加入少量水,上面再盖上一层湿布。第二只盒子里加入水,但一直不倒掉。第三只盒子里不加水。

实验结果: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发现第一、第二两只盒子里的蚕豆长胖了,第三只盒子里的豆没什么变化。第三天后,第一只盒里的豆伸出了一个个小小的芽,且一天比一天长得快;第二只盒子里的豆还是胖胖的,不长出芽;第三只盒子里还是没变化。我就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并请教了指导老师和爸爸妈妈,我终于知道了:第一只盒子里的蚕豆,既有水分,又有空气,所以它正常生长。第二只盒子里因为蚕豆一直浸在水里,没有足够的空气,所以不发芽。第三只盒子里因为没有水,所以也发不了芽。由此可见,蚕豆的无土栽培需要水分、空气,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同时我还了解到蚕豆的芽就是它的主根。

希望对你有帮助,祝学习进步,新春快乐~~!1O(∩_∩)O~

农事训练总结

一般是实验系列.比较典型的几个是:1,用蒸馏水培养玉米幼苗或大豆幼苗,并描写出幼苗的外部形态结构(包括根系结构,这个好象有点难度.).写出主要结构的名称及作用.2,制作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绘出1-2个细胞图,并注明主要结构的名称。3,培养一般性植物细胞溶液或者营养液,并分析它们在成长中的作用.4,用显微镜观察鱼喝红墨水的血液走势,并分析鱼与水的作用.5,观察水仙花的结构,包括表皮 、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和 维管束.(以及用红墨水测试水仙花的薄壁组织的作用.) 哈哈

 农事训练总结(1)

 新学期伊始,看着课表上为期一周的农事技能训练课程,说实话,当时心里更多的是疑惑和不解,作为一个文科专业的学生,似乎和农业知识没有什么交集处。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这项课程理解成为?华农特色?了。

 直到我上了第一节课后,才发觉自己先前的想法太过于局限,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专业,其实在有些领域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例如以后从事市政工作,在关于农业管理方面的决策,试问如果对农业知识以及生产技能没有相关的了解,怎么能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相关措施呢?没有经过一番调查和学习,就对一个陌生的领域做出决策,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管理最大的失误就是决策失误。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感觉醍醐灌顶,对于农事训练课程的学习态度也由原先的消极变得积极起来,作为一个大学生,更应该的是要抓住这宝贵的四年,如饥似渴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营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大学的学习很自由,少了诸多管束,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巨大的平台让我们自主学习,自由发展。

 学校之所以开设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这项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农事实践活动,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增强学生对农事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培养非农科专业学生的农事意识、?识农、尊农、爱农?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关心关注?三农?发展,拓宽专业思路与视野,提高素质。在这一周的课程中,我学习了由学校动物科学学院老师讲授的3门课程:1.桑蚕技术应用与丝绸文化鉴赏;2.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

 3.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同时还观看了关于水产养殖、畜牧业、养蚕业的录像资料。理论知识讲解结合实际试验操作,让我印象更为深刻,受益匪浅。

 第一课:桑蚕技术应用与丝绸文化鉴赏

 清晨,早早从启林区出发,坐校巴来到华山区,因为从未到过动物科学学院,所以经过一番找寻后才终于到达上课的教室。带着新奇和期待的心情,开始了我的第一节课。

 老师介绍了许多桑树的品种以及养蚕的一些相关知识,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看着像是千丝万丝缠绕而成的蚕茧,居然从头到尾只是一根丝,未曾断过,普通蚕丝伸展开来居然可达1500米,这让我不由惊叹造物主的神奇之处,小小的一只蚕,却能创造如此?奇迹?。记得小时候也因为一时好奇,和邻居的玩伴一同养过几次蚕,看着小蚕逐渐长大,结茧化蛹到最后的成蛾,只记得自己只是简单的给桑,清理蚕盒。但当我看了相关的视频资料后,才发现看似简单的养蚕居然还藏着这么多讲究与学问。养蚕讲究通风,对湿度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蚕种催青、小蚕饲养、大蚕饲养、眠期处理、上蔟采茧,这一系列过程都有相关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这时候,养蚕在我心中,再也不是小时候的一时兴起,而上升为一门学问,一项技术了。养蚕业为农民提供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有许多利用价值,例如桑基鱼塘,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水涝,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一举多得。

 同时,我们也进了实验室,做了桑种的解剖实验,在和同学的配合下,我们小心翼翼地取出了桑种的胚芽,并成功染色。这个过程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高中的时候学的是理科,上了大学经历一年的文科学习后,我几乎都快忘记实验室的器材了,这次能有机会重新进入实验室,心里不由得感慨起来,原以为会牢牢记住的高中知识,在此刻却只剩苍白一片,努力回忆也只是零星几点而已。果然记忆是最不可靠的,因为不再接触,所以之前所学过的知识都在逐渐淡忘,不知不觉间竟忘了个一干二净,这一次实验,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对于学习的领悟,复习和回顾何其重要,而我们却常常忽视,吸收新的知识,又把学过的知识淡忘,到最后所剩无几,何其悲哀。这也给我敲响了一记警钟,勤于复习,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

 第二课:牛的外貌认识、体尺测量与体重估测

 第二天,我们集体坐车,来到了华农的牛场,亲身体验。基地的工作人员牵着今天的主

 角?荷斯坦牛走向我们时,许多平时没有机会见到牛的同学都低呼出声,而我们的主角也似乎因为突然到来的人群而激动了几分,几次想要挣脱缰绳,朝我们飞奔而来。记得以前在生物书上有看到过荷斯坦牛,今日得以亲眼所见,这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这一次的农事技能训练,我怕是很难有机会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它吧。听在场的老师讲解得知,中国荷斯坦牛是中国奶牛的主要品种,分布全国各地。中国荷斯坦牛是从国外引进的荷兰牛在中国不断驯化和培育,或与中国黄牛进行杂交并经长期选充而逐渐形成的。基地的工作人员不多,但是管理却井然有序,这点让我们深有体会。基地的条件较为简陋,但是在这里一直以自繁自养进行生产,近年来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引进新品种进行杂交选育,获得优良品种荷斯坦,从而使产品产量与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几十年来,奶牛场为我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仅协助教师们进行牧草、营养、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还作为各个年级的学生实践教育的基地,如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在那里参观学习等。奶牛场十分注重清洁卫生,每天都要进行打扫,及时处理好污水与粪便,保持牛舍卫生干燥、空气清新,且每月都会进行消毒2-3次,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牛场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实践经验,受益匪浅。

 第三课:鲜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

 这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节课,也是收获最多的一节课。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鸡蛋的专业知识,虽然老师只是抛砖引玉,从浅而入,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知识点,能让我们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小小的一颗鸡蛋,或许平时在我们眼中,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孵出雏鸡,就是被人们当作食物。殊不知,这其中也蕴藏着许多奥妙。看似光滑无痕的'鸡蛋壳,其实上面布满的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气孔;一头大一头尖的外部构造也有其特殊原因;新鲜鸡蛋和变质鸡蛋有什么明显差异?这些问题,老师都一一仔细耐心地为我们解答。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肉用型鸡蛋,它的大小形状都有一定的限定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一般都要淘汰,否则不利于孵化。同样的,蛋壳的厚度,蛋的质量也对于孵化有着一定的影响。要判断鸡蛋是否新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照蛋实验,蛋黄阴影深的,气室较大的鸡蛋便没有那么新鲜。

 老师的讲解结束之后,终于到了我们动手操作的环节了,小组几个人齐心协力,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称重、测量纵径横径、照蛋实验、测量蛋壳厚度、记录数据?几个人凑在一起激烈地争论该如何对千分尺和游标卡尺进行读数,这种感觉让我仿佛回到了高中的物理实验课,这是大学以来难得的别样体验。在交出小组的实验报告的那一刻,心底竟升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

 第四课:观看相关录像资料 在最后的一节课,我们观看了一系列关于桑蚕养殖、水产养殖的视频资料,一开始觉得索然无味,但是当认真看的时候,便有种增长见识的感觉,对于陌生的领域,我们有了大致的了解,看着看着,也觉得新鲜有趣起来。

 通过这一次的农事技能通识训练,我想我的收获不仅仅在于对农业知识的了解,更在于其中的各种亲身体验。最重要的是,我感悟了一些道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是不变的真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主动的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自己的视野,不要一味的专攻自己专业的知识,要从各个领悟充实和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农事训练总结(2)

 一、农学概论(黑体小四)

 对实习的好奇与向往,让我一天都处在无比的兴奋中。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着不同的农作物,农机,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状况,这些将我带到了一个我从未来到过的领域。同时老师都还对华农对祖国农业所做的贡献,以及其研究成果有所提及,让我从心底为我是一名华农人而感到自豪。

 二、玉米栽培

 阴雨天,这周的主旋律,在田地中听老师讲授玉米这一重要的农作物,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让我感触良多。对不同的品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其由来发展,以及目前玉米产业的状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穿插讲解的豆类植物也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当然理论总归是空洞的,实践操作或许更加能够引起我们的求知欲.当随着老师的节奏一步步开始操作,望着同学们那专注的眼神,真真觉得我们会收获很多。但时令的局限,我们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育苗,从平整土地,筛土,播种,盖土到封膜。整个流程充斥着同学与老师的问答声,是那样的和谐是那样的美好。原以为玉米栽培就这样会落下帷幕。但第二天的玉米品尝真是给了我不小的惊喜。香脆的玉米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享受,而当我知道刚刚我们所尝到的玉米竟然是华农自产的时候,身为华农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水稻栽培

 锄头,铁锹,喷壶我们的装备。扛着这些便踏上了我们的征程。其实说心里话,水稻的旱育秧与玉米育种是那样的相似,平整土地,铺上塑料育种板,将我们预先筛好的土壤,均匀的铺在上面,洒水,播种,盖土,洒水,封膜整个过程,真的与玉米栽培是那样的雷同。同样的一饱口福似乎必不可少似的,一种种香喷喷的大米,给我们鉴赏,那感觉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阵阵香气铺面,米粒颗颗香甜,让我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四、农田有害生物调查

 农学院前的大草坪,就是我们此次实习的活动基地。备好必要的工具,我们便踏上了属于我们的战场,老师真的有如百科全书般对各种的草类都如数家珍,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古人有叶落知秋,今老师能通过叶而辨草种,随机取样这一科学方法,也被我们巧妙的运用到了杂草调查中,分组合作,不甘人后,又让我们加深了团队合作的意识,最终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以及组员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的完成了杂草的调查!在做完了这些后,我们又有幸,使用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的农田害虫进行细致的观察,满足了我们极大的好奇心!

 五、甘蔗栽培

 一场不逢时的雨,将一切节奏都打乱。本以为能够亲手种下属于我们的甘蔗,但老天似乎并不给机会于我们。在老师讲授完甘蔗的发展,起源,分布,地域种植情况后!我们拿着锄头,化肥来到田地准备要大展身手时,一场不大不小的雨,阻挡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最终只能无功而返,无论如何,淡淡的失落总归少不了!

 六、总结汇报

 五天的学习,着实让我收获良多,无论是知识亦或者是技能,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对中国目前粮食产量,以及发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祖国的发展怎可离开农,三农问题一直为每一个中华儿所牵挂。农业研究这条道路充满了曲折,艰辛。但正因为有如老师这般踏实肯干,求真创新的科学研究者。才让我们的祖国,能够更加健康,更加长远的发展下去、在这里我向每一位农事工作者表示无尚的敬意!!感谢你们!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海菡的头像
    海菡 2025年10月28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海菡”

  • 海菡
    海菡 2025年10月28日

    本文概览:这是我找的一个大概的范例反正基本要这些实验步骤蔬菜无土栽培与种子萌发的实验观察 1.简介 针对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对蔬菜种植比较熟悉的特点,拟从蔬菜的选种、发芽、栽培方式...

  • 海菡
    用户102812 2025年10月28日

    文章不错《初一生物 无土栽培实践报告》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