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环
铁环用于当时物质条件所限,主要来自于木制水桶外围的铁箍子,将废旧木桶的外围铸铁所制的铁箍子取下来,再用粗号铁丝弯制成一个前端为U形卡口、后端为耳形手柄的滚杆。玩耍时,先用手竖起铁环,再用滚杆前端的卡口扣入铁环,向前推动。跑得越快,铁环越稳当不容易倒掉。
2、弹弓
弹弓是男孩子最喜欢玩耍的一种器具。弹弓原理和构造和现在人们玩的弹弓基本差异不大,区别主要是制作材料和制作精细度的差别。由于原材料匮乏,那个时期的弹弓弓架主要用砍下来的Y形树杈制作,也有用粗铁丝弯制而成,那就算比较高级的了。
而皮筋的制作材料也不容易获得,主要是医疗橡胶扎管或弹性较好的废旧车胎。弹丸兜则是用长方形粗布片两边剪空而成,高级一点的则用补鞋的皮角料制作。弹弓做好后,男孩子们喜欢用来射击鸟类或者其他目标。
3、跳皮筋
跳皮筋是女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之一。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
4、拍四角
四角是用废旧课本折成的小正方形纸块,有正反之分。是两人胜负游戏,玩的时候,先由两人剪刀锤子布决出先后顺序,输者将自己折好的一个四角扔到地上,再由胜者用力将自己手里的四角向地上对方的四角摔去,不论是将其砸翻到另一面,还是掀翻到另一面,则获得胜利,赢得了对方这个四角。否则,改由另一方拍摔四角,依次轮流。
5、老鹰抓小鸡
这是一个多人参加的游戏。游戏开始时前先分角色,即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扑向鸡群。母鸡身后的小鸡们做惊恐状,母鸡张开连只胳臂,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
老鹰再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众小鸡则在母鸡身后左躲右闪。为防止老鹰的捕捉,母鸡可以左右移动,同时母鸡身后的小鸡们也随着以相同方向来移动。万一老鹰突破了母鸡的防线,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鸡后,就算是老鹰赢了,游戏结束,重新选出老鹰或母鸡后再度开始新游戏。
70后80后来看:那些被遗忘的怀旧物件,或许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缝纫机可以说是风靡一时的神器。他曾经风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过去的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里。如果谁家有一台缝纫机的话,那么绝对会是让街坊邻里非常羡慕的一件事情,而且缝纫机的产量也十分的巨大,到后期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缝纫机,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非常多的品牌,比如说上海牌,还有就是嫦娥牌儿等等。
在那个时候缝纫机是很值钱的,要115块钱才能买一个,但是如果是现在的话,你要卖掉一个缝纫机,那是相当的不值钱了。可以说现在缝纫机的存世量比较大,不是非常的稀有,几乎老人家都会有一台缝纫机,这就没有存世的价值。
而且对于缝纫机这种东西,人们对他的收藏欲望也不是很强,所以在市场上一般缝纫机只能卖几十块钱而已,甚至是当旧物去收,毕竟缝纫机他不是文物,没有历史价值收藏意义,可以说她只是在那个年代应生出的一种生活产品,除非是有人对缝纫机有情怀,这样就可以去故意的收藏他们,但是这样的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去卖了,做一些收藏也比较好,因为毕竟是一个老物件儿吧。
而且这个物件儿也有很多的故事和情感在里面,因为像缝纫机这样的老物件儿,一般都是奶奶辈儿的人才会用的。而奶奶在小的时候用缝纫机给我们做过很多衣服,所以在小的时候,我们身上的衣服几乎都是有缝纫机去做的,看到他也看到了我们的童年,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是我,我是不会去卖的,我会留着这一份美好的记忆,当我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小的时候,奶奶一针一线为我做出了温暖的衣服。
童年老物件 ,件件映心中! 物是人非去 ,悠悠岁月情, 人生弹指过, 梦回童年中!看着这些老物件,真的相信自己老了!满满的回忆!那时候虽然穷,但日子过得踏实!
1、火花 ,也就是火柴盒的外皮。童年有一些小伙伴手机火花,然后和小伙伴在一起放在地上扇着玩。
2、火花身边收集的人少,我们小时候收集烟盒,我们那叫烟翻儿,叠成三角形的“piaji”,放在地上扇着玩。这些烟盒你见过几种?
3、洋画 带重影的变形金刚洋画非常有时代特色。当年我们这边有个规定是“神仙不带”。用变形金刚,特牛,总是赢,输得快没了就用它回本
4、小香槟童年的记忆,五岁偷喝葡萄味的小香槟,醉了一下午。
5、墨水精 小时候为了省钱就用墨水精兑水,用墨水精化成墨水,但是用墨水精兑出来的墨水颜色没有买的墨水颜色正。
6、墨水,曾经这些年我们用过的墨水品牌,你还记得吗?我当年经常用的基石鸵鸟纯蓝和蓝黑墨水。满满的童年记忆!
7、头花和发卡,一下就把我拉回那个妈妈给买头花的年纪,那时候虽然一切都没有现在这么好,但是,快乐很多也很容易!咱们那个年代的童年才有童趣,现在的小孩跟咱们一比缺失得太多了
8、熊毅武方便面现在还有吗?熊毅武干吃不是也好吃,是最早的干脆面,泡了反而不好吃有次去买方便面,给老板说了个熊陈式(熊没错,陈毅,只记得一个字,武就式,)结果老板说是不是熊毅武!唉,羞愧难当啊。
9、三鲜伊面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笑话,我爸到城里出门带回来一包,我那会儿好像六岁,我妈煮给我吃,煮好我一看,哭得稀里哗啦,说我妈把肉和虾吃掉了,我妈说那里面没有虾,我死活不信,一直到后来长大之后自己买方便面吃了才知道我的无理取闹!
10、小时候上学,嫌几毛钱的墨水太贵,买一包染布的卫生蓝,到家用开水泡开,钢笔用。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吗?
11、小时候没有水彩笔,只有一小盒一小盒蜡笔,特别爱断,画完画涂上颜色还沾手,就用尺子把表面的蜡刮下来留下淡淡的颜色
12、蜡纸,用铁笔在腊纸上写字,小时候考试的卷子都是老师自己刻,自己油印的,有时候发下来的卷子油墨都还没有干,用的就是这个工具。把腊纸划上道道就露墨了,在油印机上用油滚一滚就印出字来了。
13、还有那种可以转印的画片,每次都舔一下表面,贴在本子上,再小心翼翼地把背面的纸膜揭掉,彩画就印在本子上了,现在想想,当时怎么下得了嘴舔的呢,也不嫌脏
14、八十年代的老物件,真是岁月不饶人,这个是老师们用它油印卷子做的吧,卷子发下来还有油墨味呢
15、去年过年的时候我爷爷买了两对蝴蝶发夹送给我女儿。小时候爷爷总是给我买,长大了爷爷给我女儿买
16、老家到现在还有压水井呢,老妈舍不得拆。小时候有一年大旱,大半个村的井都没水,就我家的有。挺奇怪前后邻居都没有,就我家有,大半个村的邻居排队在我家打水。
17、煤油炉 用煤油炉,柴油炉做饭,下面条,烧水,烧汤。
18、军用水壶,小时候学校组织春游,都会背军用水壶
19、还有小时候的书包背过军绿色帆布挎包,斜挎肩上,里面装几本胶卷得没边的书,里面扔一个馒头,中午放学时里面全是馍渣子。
20、塑料卷笔刀红色的我到现在还有。上一年级爸爸给我买的,其他都没有了,这个还在铅笔刀(钻笔刀)经常断笔芯后来用小刀削笔,
21、固体酱油有知道的吗?有两条肥皂大的塑料袋包装,可以兑水变成酱油。
22、87年,家里第一台电视机。12寸北京牌子,周边邻居都来我家来看。后来直接把电视拿外面来看,里三层外三层。
23、搪瓷物件,那个年代,结婚时,用的几乎都是搪瓷盆,壶,茶缸,碗,盘子
24、活动铅笔,用过的举手哦!小时候还被铅笔戳出黑点
25、80后的回忆,曾经难忘的歌词本,你也有吗?然后在贴上各种明星的画帖。一代人的记忆!
26、陪伴我们一代读书学习生活,母亲用过的缝纫机、父亲骑过的自行车,哥哥买来的卡带收音机,还在家保存着,
27、可惜那个放在柜台上的钟表不知道哪里去了,八十年代,这些都是家里面的高档生活用品
28、小人书,童年唯一的读物真的好怀念。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陪着小伙伴一起疯闹的日子,我的童年不像现在这么多吃的喝的玩的看的,但真的真的一点也不孤单,一点也不无趣,好想回到过去!!
29、这个物件你们还记得吗?现在这样老式的物件已经消失了,退出了 历史 舞台。
30、这个物件很多人都没见过吧?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70后应该用过!
我们小时候冬天扇“吧唧儿”,踢毽儿,抽冰猴儿,打出溜滑儿;夏天摔泥娃娃,踢盒子,打嘎儿,躲猫猫儿;全年弹溜溜儿,射弹弓子。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枕流云”
本文概览:1、铁环铁环用于当时物质条件所限,主要来自于木制水桶外围的铁箍子,将废旧木桶的外围铸铁所制的铁箍子取下来,再用粗号铁丝弯制成一个前端为U形卡口、后端为耳形手柄的滚杆。玩耍时,先...
文章不错《50、60、70年代玩的游戏》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