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真理的事迹

华罗庚: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着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邓稼先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先后任教于昆明市文正中学、培文中学;1946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学习深造,毕业后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0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54年—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副学术秘书。

1958年起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九院901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

1979年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国士无双:

邓稼先回到中国后,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一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由于条件艰苦,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是工作到天亮。

邓稼先虽然担任领导工作,却对工作非常负责,他总是在最危险、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其中有一次,邓稼先一人冲进试验区,仔细检查摔碎的核弹片。

他的终生好友杨振宁说:“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

他的英名已载入史册,他与钱学森、华罗庚等七人列为建国以来知识分子的代表与最杰出的科学家;国家授予他“两弹元勋”称号;他的事迹写入高中课本。

他的铜像伫立于中华世纪坛;他的人品、觉悟与才华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他的同事杜祥琬写了《悼老邓》诗三首,对其进行了多方位赞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邓稼先

(3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代彤的头像
    代彤 2025年09月27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代彤”

  • 代彤
    代彤 2025年09月27日

    本文概览:华罗庚: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着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

  • 代彤
    用户092709 2025年09月27日

    文章不错《中国科学家发现真理的事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