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6年级航天手抄报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搭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 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翟志刚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驾驶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一起升空,执行我国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任务,9月27日16时41分许,翟志刚打开了神舟七号气闸舱舱门,迈出了中国人的太空第一步,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

?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

?2012年,执行神舟九号任务的刘洋成为我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航天员,她在太空中生活了大约两周的时间。

? 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神舟十号任务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进行授课,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

中国航天历史成就手抄报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小学生航天手抄报内容

回首新中国辉煌的航天成就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当时的人们,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暂停。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 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5时30分,载着“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长征”四号

火箭发射成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的。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

神舟四号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飞船相继完成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任务。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据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致的辉煌成就,圆满完成了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的神圣使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推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8月1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重建中的3号发射塔,灰蓝色发射架静静矗立,红色塔吊正不断往上吊运钢架,增加着它的高度。“9月底将完成主体结构,10月进入设备安装,2007年初测试、3月投入使用。”发射测试站副站长李本琪告诉记者。

在此之前的7月25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北京透露,预计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执行绕月飞行任务。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中国国旗。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时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顺利完成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任务后,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50年来 中国航天在三大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小学生航天手抄报内容如下:

天宫游太空,神舟赴星河。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国家发来贺电。中国梦蕴含航天梦,航天梦助力中国梦。“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曾昭示着中华儿女对广袤的太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中国航天事业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值得纪念。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飞天,从无人飞行到太空行走中国航天事业腾飞令世界瞩目,而此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手抄报的简介:

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在中国唐代就有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以地方官吏为主要对象的手抄报,史称“邸报”。

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焯邸报《进奏院状》,抄发于公元887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的黑板报。

办手抄报,从总体上考虑,首先要确立主题思想。一期手抄报,版面很有限,要办出特色,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又丰富多彩。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也要围绕着主题,根据主题和文章内容决定形式的严肃与活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正文内容源于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

(5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春翌岍的头像
    春翌岍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春翌岍”

  • 春翌岍
    春翌岍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搭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

  • 春翌岍
    用户100312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3一6年级航天手抄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