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雾九晴地理知识解释

“十雾九晴”地理知识解释:出现辐射雾本身的天气学背景就是地面高压控制,这是晴好天气的气象条件,也就是说辐射雾的出现和晴天的出现是在同一天气背景下,正是由于晴空才有辐射降温导致辐射雾出现,因此通常有辐射雾就会是晴天。

形成雾的条件:

有三个,一是近地层的水汽比较充足;二是空气中要有较多的凝结核;三是空气中的水汽要能够达到过饱和。一般情况下,近地层的水汽是较充足的。凝结核,如尘埃、烟粒等,空气中是具备的。关键在第三个条件,即空气中的水汽能否达到过饱和。在一定温度下,空气能容纳的水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空气中的水汽就达到了过饱和或者水汽不增加,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也可以达到过饱和。在一些近地层水汽较充足的日子里,夜空晴朗,风速较小,有利于地面辐射降温,使近地层原来不饱和的空气达到过饱和,雾就形成了。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这种雾主要是由地面辐射降温形成的,故称为辐射雾。“十雾九晴”中的雾绝大多数就是辐射雾。

雾的形成:

常伴有相应的逆温层存在,也就是说,在近地面这一段,越靠近地面气温越低,越往上气温越高。这与正常天气情况刚好相反。雾在夜间逐渐形成,至早晨浓度最高;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升高,浓雾就会逐渐变薄,直至消散。因此有“十雾九晴”的说法。如果久不消散,则会下雨,这大多与秋冬时季锋面过境有关。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雾在哪里》是以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雾”这一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雾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学习中,孩子总有十万个为什么?在等着家长来解答,那关于雾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危害?小朋友脑海里肯定充满着好奇、疑问。那我也整理了有关“雾”的一些小知识,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可以给孩子科普一下。雾的小知识①雾形成的原因: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凝结现象。②雾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降低,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起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雾既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从地而出。它是空中凝结的水汽。③雾的危害?虽然有雾的风景非常美,而且雾也像云一样白白的,像棉花糖一样。可它是有危害的。雾天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了交通出行。雾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含了大量污染物的雾滴,会损伤的呼吸系统。雾滴落在农作物上,也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④有关雾的谜语:

(2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靖景川的头像
    靖景川 2025年10月16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靖景川”

  • 靖景川
    靖景川 2025年10月16日

    本文概览:“十雾九晴”地理知识解释:出现辐射雾本身的天气学背景就是地面高压控制,这是晴好天气的气象条件,也就是说辐射雾的出现和晴天的出现是在同一天气背景下,正是由于晴空才有辐射降温导致辐...

  • 靖景川
    用户101607 2025年10月16日

    文章不错《十雾九晴地理知识解释》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