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刻度尺、小车、短木板与木块(做斜坡用).
1、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短木板一端(与长木板相连的那端)放在桌面,另一端搁在木块上,做成斜面.2、在长木板上辅毛巾,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停后,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3、拿走毛巾,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将小车放在同样高的斜面上,让小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停后,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4、拿走棉布,留下长木板,将小车放在同样高的斜面上,让小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停后,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5、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注意事项:1、让同一个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相同.2、“不受力”的条件无法具备,因此需要科学推理.
斜坡上的车的速度变化?小车在ab与bc段速度是否相等?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汽车爬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及关键经验:
在游戏情景中,幼儿扮演“小司机”开车走过斜坡,进行平衡能力的练习,使幼儿在角色模仿的游戏氛围中,体验勇敢、成功、自信的快乐。
1、能平稳地走过15—20厘米的斜坡,发展动作的平衡能力。
2、能愉快地参加体育游戏,增强自信心。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材料及相关环境创设:
材料:15—20厘米的.斜坡2组,一高一矮(很牢固)
活动准备:
幼儿已从走小路、过小桥等游戏活动中掌握一定的平衡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当汽车队长,幼儿当小司机,听信号在场地上开车、加油、停车等做准备活动。
2.教师带幼儿来到斜坡前介绍游戏方法:“小汽车刚加好油,马上要爬上斜坡,小司机爬坡时速度要慢点,眼睛看着路,身体要平稳,做个勇敢的小司机”。
3.教师引导幼儿有两条斜坡,一高一矮,可以自己选择路线进行游戏。
4.教师发出信号,幼儿分别有顺序地爬坡,教师运用动作和语言给予适时的支持和鼓励,使幼儿逐渐大胆自如的在斜坡上走动。
5.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把握适宜运动量,以游戏情景不断调整活动内容:小司机走过斜坡到平地继续行驶;小汽车又要上斜坡,请注意安全等。
6.教师利用游戏情景结束游戏,进行放松 整理活动。
相关经验:
美工:制作方向盘进行游戏
音乐:学习歌曲“小汽车”边唱边游戏
活动 评价:
教师观察幼儿走斜坡时身体重心是否保持平衡、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发展能力;观察幼儿游戏活动中胆量和动作灵敏性的具体表现情况,判断幼儿自信心发展水平。
活动的延伸与扩展
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情况,适当调整斜坡的长度和高度。
增加爬坡动作的游戏情境,拿着玩具或推着纸盒等,提高幼儿平衡能力。
(1)AB段:SAB=40cm,tAB=2s, vAB=SAB tAB =40cm 2s =20cm/s; BC段:SBC=50cm,tBC=1s, vBC=SBC tBC =50cm 1s =50cm/s; AC段:SAC=90cm,tAC=3s vAC=SAC tAC =90cm 3s =30cm/s;(2)该实验的原理:v=s t ;(3)小车撞击金属片发出响声,便于测量时间;(4)斜面斜度过大,小车下滑快,时间太短,不好测量;斜面斜度过小,小车滑不动.故答案为:(1)见下表.路段距离(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cm/s) AB20 BC50150 AC30 越来越快.(2)V=S/t;(3)便于测量时间;(4)坡度太大时时间太短,不好测;坡度太缓下车可能滑不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雪莲”
本文概览:实验器材:长木板、棉布、毛巾、刻度尺、小车、短木板与木块(做斜坡用). 1、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短木板一端(与长木板相连的那端)放在桌面,另一端搁在木块上,做成斜面.2、...
文章不错《初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器材、过程、推理、结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