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新疗法的治疗机制

1.影响肿瘤细胞D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生长周期: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伤杀处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特别是S期和M期细胞最为敏感。丹参的成分丹参酮对肿瘤细胞DNA合成有抑制作用。丹参酮作用于肿瘤细胞分裂的S期,其机理是抑制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升高和DNA多聚酶D活性。西洋参多糖能有效阻止肝癌细胞S期的DNA合成。

2.直接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

中药姜黄的主要成分姜黄素,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有浓度依赖性的细胞病毒作用,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同时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电镜下可见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细胞溶解坏死。

许多抗肿瘤和扶正中药(如:莪术、*羊藿、人参、绞股蓝等)及其方剂是通过改变癌细胞DNA和蛋白质代谢,降低S期细胞的比例来影响肺腺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

3.对抗致癌启动子:

自从提出化学致癌的二阶段或多阶段学说以来,在环境中的致癌启动子(Promoter)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开发抗致癌启动子的药物对防治肿瘤有积极作用。用强力致癌剂TPA诱发的EB病毒早期抗原(EBV-EA)作为指标的协同性一次筛选法,发现筛选皂荚、藤瘤、薏苡仁、三七等中药中含有对抗致癌启动子的成分。

4.影响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

端粒酶(telomorase)是一种RNA逆转录酶,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催化合成染色体端粒,从而延长细胞寿命。端粒酶是肿瘤特异标志物,即肿瘤细胞端粒酶表达,正常体细胞则为阴性。肿瘤细胞由于缺乏调节端粒酶的机制,因而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调节端粒酶活性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的探索途径。端粒酶又是一种可调节酶,外加因素干预可抑制端粒酶表达。因此,有人提出以端粒酶作为靶的肿瘤治疗新策略。如果某一药物仅抑制端粒酶活性而不影响正常细胞,那将是一种极理想的抗癌药。C.Mounter(1994)就提出了以抑制端粒酶为目的的治疗肿瘤新概念。

5.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 to 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指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稳定,通过启动自身遗传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内源性DNA内切酶)而发生的自发的、主动的死亡。它是细胞固有的程序化现象,其意义主要是:1.将机体的组成成分限制在生理需要的范围内,使细胞增生和细胞死亡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以保持细胞总数相对稳定;2.清除损伤、衰老和多余的细胞,防止细胞癌变;3.维持正常胚胎发育和免疫系统中的克隆选择。细胞凋亡是机体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药物治疗有重要影响。

6.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是国际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和新途径。其基本特点在于不是杀伤肿瘤细胞,而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为正常细胞或接近正常细胞甚至抗肿瘤细胞。我国学者在10多年来,已进行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已发现了几十种中药提取物显示出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这在补益类、理血类、清热类、泻下类中药中均有。举例如下:1.甙类:人参皂甙、三七皂甙、*羊藿甙、高山黄芩甙(臭茉莉花含有)、大豆甙元;2.多糖类:茯苓素(从茯苓多糖粗提物中提取的一组小分子化合物),黑菇多糖。

7.调节肿瘤细胞信号通路:

信号系统的研究是细胞生物学前沿,而且肿瘤生物学也更新了许多观念。机体内任何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介质、生长因子以及各种药物分子,都不可能直接进入细胞产生效应,必须和细胞相关受体结合,经信号转移,在细胞内生成相关第二信号系统,把信号传递到靶部位而产生作用。

因此,从信号通路的角度研究中药抗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控细胞信号系统来设计和发展新型抗肿瘤药物倍受科学家重视,也是国际上研究热点之一。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信号系统中的这种正负调控与中医阴阳调控学说相符合。

(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陶志乐的头像
    陶志乐 2025年10月23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陶志乐”

  • 陶志乐
    陶志乐 2025年10月23日

    本文概览:1.影响肿瘤细胞D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生长周期: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伤杀处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特别是S期和M期细胞最为敏感。丹参的成分丹参酮对肿瘤细胞D...

  • 陶志乐
    用户102308 2025年10月23日

    文章不错《癌症新疗法的治疗机制》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