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如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二年级的小明正在家里复习数学。他觉得数学很抽象,有时难以理解,因此有点厌烦。突然,他想起了他最喜欢的动物——猴子,于是决定把数学和猴子结合起来,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小明想象自己来到了一个猴子王国,这里的猴子们都非常聪明,擅长解决各种问题。他遇到了一只叫阿奇的猴子,阿奇告诉小明:如果我们想进入猴子王国的宝藏室,就必须解开一个数学谜题。
谜题是:有10个桃子,每个猴子分2个,能分给多少只猴子?小明马上想到了除法,10除以2等于5,所以能分给5只猴子。他兴奋地告诉了阿奇答案。
阿奇听后点了点头,笑着说:你真聪明!但很遗憾,答案不是这个。小明很惊讶,难道不是用除法吗?
阿奇解释道:在这个问题里,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乘法。如果你有5只猴子,每只猴子有2个桃子,那么总共就有5乘以2等于10个桃子。
小明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可以这么有趣!通过和阿奇一起解决问题,他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
数学趣味小故事的好处:
1、数学趣味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但是这些特性并不意味着数学一定是沉闷和无趣的。通过数学趣味小故事,学生可以发现数学也可以是生动有趣的,它也可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数学趣味小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故事中,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可以被简化,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同时,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
3、数学趣味小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故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4、数学趣味小故事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故事中的成功经历,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
如例
_瞧谔?,我与妈妈出去散步,在一个弄堂里,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烤红薯的香味.闻到这香味,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来,“妈妈,我们买个红薯吃吃吧,我饿了.”我拉着妈妈的手央求道,“买一个倒是可以,不过?”“不过什么?”我急忙问,“不过买了以后先回家,算出了红薯的体积,你才能吃.”“行!行!”我满口答应.
_氐郊?,我早已把要算红薯体积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拿起红薯就要吃,“哎,怎么开始吃了?不是说好要算红薯的体积吗?不能说话不算数!”“啊?”我大吃一惊,“还真要算啊?”“那是当然!”妈妈说,“你要先算出红薯的体积,才能吃!”“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算个红薯的体积吗?难道能难倒我?” 我翻开数学书查看,可书上只有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呀,再说了,这红薯是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又不能把它揉捏,怎么算呀?我托着下巴冥思苦想.这时,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本《数学名人小故事》,我翻开它,饶有兴味读起了第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讲阿基米德利用等积代换算出了金皇冠的真假.我灵机一动,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积代换来求红薯的体积吗?于是,我拿来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我往杯中到了10厘米的水,然后把红薯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杯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现在的水是15厘米,也就是说,杯中的水上升了:15-10=5(厘米)按照等积代换,上升水的体积就是红薯的体积,由此,可以算出红薯的体积是:(6÷2)2×3.14×5=141.3(立方厘米)
_奥杪?!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是141.3立方厘米!我算出来了!我能吃红薯了!”我一路小跑来到妈妈跟前,“哦?算出来了?”妈妈放下手中事情微笑地看着我.“嗯,是141.3立方厘米.”我自豪地说,“那你说说看是怎样算的?”妈妈又问道.我把我实验的过程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了之后向我翘起了大拇指,还夸我是“数学小博士”.
_涫?,在生活中,许多看似不能求的东西都能通过等积代换来求,只要大家肯动脑,爱动脑,就什么难题也难不倒我.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兴腾mio”
本文概览: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如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二年级的小明正在家里复习数学。他觉得数学很抽象,有时难以理解,因此有点厌烦。突然,他想起了他最喜欢的动物——猴子,于是决定把数学...
文章不错《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