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2位诺贝尔奖是谁

答:杨振宇,李政道。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为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左李政道 右杨振宇

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吴大猷的学生,都曾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相识,成为了好朋友和合作伙伴。两人在物理领域有着相同的兴趣和追求,共同探索了许多物理问题。

拓展: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所存在仅仅8年零8个月,却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诞生了2位诺贝奖获得者,172位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位获得者,其中8位出自这里。就读学生不足8000,毕业生不过3000,却培养大量人才,影响了中国以后百年进程。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7月31日,宣布停止办学。

因为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二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7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

后张振宁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4月16日当选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2019年9月21日,杨振宁被授予求是终身成就奖。

李政道是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后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5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李政道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其后,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 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都为了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推崇。

(4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以珊的头像
    以珊 2025年09月20日

    我是奥特号的签约作者“以珊”

  • 以珊
    以珊 2025年09月20日

    本文概览:答:杨振宇,李政道。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为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左李政道 右杨振宇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吴大猷的学生,都曾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在...

  • 以珊
    用户092010 2025年09月20日

    文章不错《西南联大2位诺贝尔奖是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奥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